起朝野动荡,让边镇不安。
于是主动找上了朱棣,一拱手行礼,阴阳着炫耀:
“四叔,以后万不可再如此莽撞,惹皇祖父生气了。”
“否则,皇祖父碍于朝局,可能会绕过四叔你们一回,两回,但恐怕不会有第三回了。”
齐泰方孝孺这些清流文臣跟在朱允炆身后,也是洋洋得意的望着朱棣。
朱棣咬着牙关,眼睛眯了又眯,一肚子的火却无处发泄。
他就搞不懂,像大侄子这般脑子迂腐,做事孟浪,明显不适合治国的。
父皇怎么就非得一门心思的,要把皇位传给他呢!?
这大明,就非朱允炆不可了?
愤怒到极点的情况下,朱棣也对朱元璋很失望,于是也不管什么礼法了。
当场教训朱允炆:
“允炆,等你做了皇帝,再想起今日,你一定会后悔,没有拦着父皇,致使我大明丢了一把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神剑。”
朱允炆吓的脸色一变,异常紧张。
齐泰跟方孝孺立刻斥责。
“燕王!你放肆!怎敢妄言谁人登基之事!你这是图谋不轨!”
太监这时过来,要给朱棣打伞。
朱棣一把夺过来,用力掷到地上:“这点风雨!还淋不死本王!”
又无所谓的斜睨了齐泰方孝孺一眼:
“那你们就去找老头子,告本王的状好了。”
说罢,顶着雨离开。
朱允炆满脸不高兴,知道这个状不能告,现在老头子正是震怒的时候。
这时候去告状,说不定还会被怒喷一顿。
于是扭头,去看漂泊大雨里朱棣的背影,看了一会儿,不以为然的和齐泰说。
“四叔竟然说,孤会后悔,去杀一个对孤一直没什么好脸色的对手。”
“你们说可不可笑。”
齐泰:“殿下,我们要担心的不是燕王,而是李暄。”
“皇上今日看似发怒,可从始至终都没提要杀李暄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