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才他就和李暄提过,朱棣和蓝玉因为要救李暄,所以触怒朱元璋,从而被贬斥的事。
亲眼看到李暄对此有些不高兴。
蒋瓛心想,太师这么讲义气,皇上如今又求到太师手底下了。
这时候,不正是让朱棣和蓝玉出来,当个中间人,免除罪过的好机会么。
想到这的时候,蒋瓛脸色又一变,他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难道!
莫非!
或者!?
某如今的行为,其实也早就在太师的预料之中?
所以太师刚才看陛下,看自己离开的时候。
才会没有任何动作!
这说明他一切都预料到了!
否则,他怎么可能,一点儿谋划不跟自己说呢?
他怎么就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这时候说让朱棣和蓝玉,来当这个中间人呢?
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想到这一点的。
根本不需要他来交代!
“嘶!”
“原来某不知不觉,就当了太师的棋子,替他说出来了朱棣和蓝玉!”
蒋瓛认为自己悟到了李暄的真意。
顿时内心巨震。
这般谋划,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对人心的把握。
太师太牛逼了!
“老四和蓝玉那小子啊。”
朱元璋沉吟着想了想,认为蒋瓛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朱棣和蓝玉跟李暄的关系,那可比自己和李暄的关系好多了。
自己不能让李暄开口,但这两个小子,或许就能让李暄回心转意,救一救大明。
想到这,朱元璋背过去身,笑的有些坏。
朕不能让你开口。
那别人,还不能让你开口么?
“那不要那些奴婢去了,麻烦,你直接带两个锦衣卫去传旨,快一些,宣燕王,凉国公奉天殿见驾。”
“遵旨。”
蒋瓛行礼,带上两个锦衣卫,赶紧传旨去了。
而他带着锦衣卫,要找蓝玉和朱棣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东宫。
这边。
东宫里。
“殿下!”
一个奴婢快步闯进来,将张纸交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展开看完后,以为让蒋瓛去宣旨,就是朱元璋要动手的意思。
当场笑了。
孤的大明!
孤的天下!
孤的朝堂!
这一天终于来了!
“殿下,何事这么高兴。”齐泰和方孝孺也在,听见他的话,不明所以的凑过来看了看纸条。
然而下一息。
两个人脸上就出现了和朱允炆一样的笑容。
“旨意本应是宫里太监去宣,但如今却是蒋瓛这只鹰犬去的,可见陛下最终还是要抓人了!”
“只要扫除了淮西武勋和燕王,殿下!大事可期!”
齐泰方孝孺心情从欣喜到狂喜,脸上的笑容无论如何止不住。
只要朱允炆一登基!
自己二人就可以大展拳脚!
什么举孝廉,搞!
井田制,干!
恢复周礼,势在必行!
让儒家思想再次回到那个辉煌,独尊儒术的时代。
君王坐朝,读书人治理天下。
读书人的大好时代,就要来临了!
...
另外一边,蒋瓛带着锦衣卫先是去了朱棣那。
听下人汇报道,锦衣卫来了的时候,朱棣还正在和姚广孝讨论朝局。
下人说锦衣卫带头的是蒋瓛。
朱棣脸色当场就有些不太好看,以为朱元璋这是要动手了。
不禁愤愤的说: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去就去!谁怕谁,本王就不信,老头子还能昏庸到,学唐玄宗,干出来杀子的荒唐事!”
于是,朱棣这般生气的反应,顿时让见到他的蒋瓛,一头雾水。
这么苦大仇深的,冲谁啊?
你还不知道这是陛下要求你燕王办事呢吧?
陛下求人办事!
除了李太师,其他人谁有这殊荣啊!
“走吧!”
还不知情的朱棣,冷着脸上了马。
蒋瓛旨意在身,也来不及多说什么。
“那个殿下,您自己先去奉天殿候着吧,臣这还有旨意要去凉国公府。”
朱棣在马上回过来头,还是冷着脸:“还有蓝玉?看来,父皇是真要狠下心了!驾!”
旋即一鞭子抽马屁股上,‘哒哒哒。’马匹迅速跑远。
很快,凉国公府,蓝玉就也知道了蒋瓛亲自带人来宣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