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蓝玉,朱棣又说起了李暄,口气截然不同,满是佩服。
“本王想,景和当初是即想成全孝义,这才会当街杀人,为陈老三报仇。”
“但同时他又想成全忠心,必须要维护大明律法,杀人偿命,这才会逼着父皇按律法处置他。”
“景和这样的臣子能降生在我大明,我大明得人啊!”
“父皇如今或许也是意识到这一点,这才幡然悔悟,想着赦了李暄,但又不好意思收回旨意。”
“只能让我们来当这个中间人,给个台阶下来了。”
蓝玉不懂这些大场面的话,他只知道李暄很讲义气,从不吃独食,有功劳都是大家一起分。
对于李暄,他敬佩。
这样的人肯定不能就让他这么死了。
等朱棣说完,果断就要立刻行动,去救李暄。
但朱棣却表示要从长计议。
因为这件事,最难的点还是在于,要怎么才能让李暄回心转意。
李暄如今是当街杀了朝廷钦犯,破坏了大明律法森严,忠心耿耿一心想要用一死,来换取维护朝廷律法得刚正不阿。
最难的,就是劝这样的一个只有大义,没有私心,高风亮节的臣子,去放弃信仰,转而自私的求生。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觉得十分棘手。
“太难了!”
“父皇能回心转意,就已经是很难。”
“但让景和这么一个大公无私,把清高活进风骨的忠臣,抛弃朝廷律法,去自私求生。”
“就更是难上加难。”
朱棣只感觉一阵头大,不知道该怎么劝李暄。
蓝玉听完,也很认同朱棣描述李暄的这话,忍不住点头:“殿下你说得对,太师简直就是完人。”
“这回,连老子都觉得有些难了。”
然而刚说完,蓝玉就看见对面,朱允炆带着齐泰方孝孺,一副胜利者姿态的过来了。
“怎么,四叔,听说皇祖父让蒋瓛去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