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种融入和理解,显然更符合大唐宫廷的审美和规矩。
李琰高坐于御舟之上,将两位公主的表现尽收眼底。玛丽的热烈如火,充满新鲜感,但过于外露;艾琳的沉静如水,知性得体,更显韵味。他心中自有衡量,但面上依旧只是保持着帝王的雍容与威严,对双方都未有特别的表示。
然而,玛丽并未放弃。在随后的御宴上,她再次找到了机会,径直走到御前,敬酒道:“陛下!今日龙舟竞渡,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法兰克的骑士比武大会,同样是力量与勇气的展示!陛下,我再次诚挚地请求,希望能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大唐水师的雄姿,我相信,法兰克的骑士精神与大唐的尚武之风,一定能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
她旧事重提,目光灼灼,充满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
李琰看着她,沉吟片刻。玛丽屡次提及军事合作,其背后的意图显而易见。完全拒绝,可能失去一个潜在的西方盟友;但轻易答应,又恐泄露机密。
“公主有心了。”李琰缓缓开口,“我大唐水师,乃国之重器,自有规制。不过,公主既然对舟船之事如此感兴趣,待时机合适,朕可安排公主参观一下广州港的市舶司海船,以增见闻。”
这是一个有限度的开放,既安抚了玛丽,又守住了核心机密。玛丽虽然未能完全如愿,但能得到参观海船的许可,也算是一个进展,她满意地谢恩退下。
艾琳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了然。她知道,玛丽走的是刚猛直接的路线,而自己选择的柔韧渗透之道,虽然见效慢,但根基或许更为稳固。她并不急于一时。
龙舟竞渡的喧嚣渐渐散去,但曲江池水漾起的涟漪,却远未平息。北地的盟约与长安的竞渡,看似不相及,却共同勾勒出帝国在开拓与外交上的新图景。而两位异域公主的心机与较量,也在这盛世繁华的背景下,悄然升级。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