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66章 丰收的征兆

第466章 丰收的征兆(2/2)

规律的脚步声偶尔传来。

    就在这时,一道几乎微不可闻的破空声,从窗外黑暗中袭来!

    “殿下小心!”

    一直如同影子般护卫在李意身侧的一名贴身侍卫,反应极快,猛地将李意扑倒在地!

    “夺!”

    一支闪烁着幽蓝寒光的弩箭,深深地钉入了李意刚才所坐位置后的屏风木架上!箭簇显然是淬了剧毒!

    “有刺客!保护殿下!”侍卫厉声高呼,同时拔刀护在李意身前。

    行辕内外瞬间炸开了锅!警哨声四起,大批侍卫蜂拥而入,将李意的书房围得水泄不通。火把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

    郭孝恪、玛丽公主、艾琳公主闻讯,皆大惊失色,第一时间赶到。

    “殿下!您没事吧?”郭孝恪甲胄未解,看到安然无恙但脸色铁青的李意,才松了口气,随即暴怒,“查!给本都护掘地三尺,也要把刺客揪出来!”

    侍卫们在窗外发现了刺客潜入和逃离的痕迹,但对方显然是个高手,并未留下太多线索,那架精巧的手弩被遗弃在原地,没有任何标识。

    玛丽公主蹲下身,仔细检查那支毒箭,她的脸色变得凝重:“殿下,这箭矢的打造工艺,不像是西域本地或波斯、大食的风格,倒有些……像是来自更西边。”

    艾琳公主则心有余悸,她看向李意,眼中充满了担忧和后怕:“殿下万金之躯,日后出行起居,定要加倍小心才是。此事绝非偶然!”

    李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遇刺的惊悸过后,是更深沉的思考。是谁想要他的命?是恼怒的罗马或大食?是心怀不满的西突厥或吐蕃?还是……西域内部那些不愿见大唐势力稳固的某些势力?甚至,是冲着他父皇来的?

    “此事暂且保密,对外宣称是意外。”李意沉声道,“郭都护,加强行辕和王城守备,暗中排查所有可疑人员,特别是近期进入龟兹的生面孔。玛丽参赞,利用你的渠道,查探这箭矢的来源。艾琳参赞,请你通过王室关系,暗中留意西域诸国使团和贵族的动向。”

    他意识到,西域的博弈,已经从明面上的外交、军事,延伸到了暗处的刺杀与阴谋。这场围绕波斯命运和西方主导权的较量,比他想象的更加凶险。

    长安,东宫。

    太子李琮拿着由西域大都护府正式呈报、经由政事堂转来的捷报,以及一份只有他和太子妃王氏能看到的、关于魏王李意遇刺的密报,眉头紧锁。

    “意弟在西域,做的确实漂亮。”太子李琮放下捷报,语气复杂,“兵不血刃,便让罗马、大食投鼠忌器,保全了波斯,稳住了西域。此等功劳,朝野必然赞誉有加。”

    太子妃王氏为他斟上一杯茶,柔声道:“殿下是国之储君,魏王建功,亦是李唐皇室之荣,陛下之福。殿下当为魏王感到高兴才是。”

    李琮叹了口气:“孤自然为他高兴。只是……意弟此番立功,声望日隆,又远在西域,手握重权……孤只是担心,天长日久,恐生骄矜之心,或为小人利用。”他顿了顿,低声道,“还有这刺杀……究竟是冲着他,还是冲着东宫,或是冲着父皇?”

    王氏握住太子的手,目光沉静:“殿下所虑,不无道理。然陛下圣心烛照,自有明断。殿下如今要做的,是更加勤勉政务,替父皇分忧,稳固国本。同时,对魏王,既要示以兄弟亲情,嘉奖其功,也要通过妥当渠道,提醒他戒骄戒躁,谨守臣节,注意安全。至于刺杀之事,陛下定然已有安排,我们不宜过多插手,以免引来猜忌。”

    她顿了顿,补充道:“妾身以为,当务之急,是办好陛下交代的督促漕运、稳定关中粮价之事。这才是储君的本分和根基。”

    太子李琮闻言,心中稍安,点了点头:“爱妃所言极是。是孤有些心乱了。”

    他提笔开始起草为魏王李意请功的奏章,言辞恳切,褒奖有加。但在内心深处,一丝难以言喻的紧迫感和警惕,已然生根。魏王在西域的光芒,似乎让东宫的储位,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压力。

    东洲的丰收在望,西域的局势在表面的平静下暗藏杀机,而长安的宫廷,亦因西域的功绩与风波而泛起了微妙的涟漪。李琰布下的寰宇棋局,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与野心。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