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级:摧毁仓库及其附属设施、储运设备。
重申作战指令:精准投弹,避开人员密集营区。
任务核心:断绝补给,制造后续截取空投条件。
彼得同志,你部确认攻击侧翼和高炮威胁,保障主攻航线。”
王伟对着无线电频道下令道。
“收到,达瓦里希!
‘援朝一号’及护航组就位。
外围防空火力点已标注。
放心,天空交给我们掩护。
同志们,按预定方案行动!”
彼得的声音带着斯拉夫语特有的重音和节奏感,透着昂扬的回应道。
此时,中国空军机群规模蔚为壮观。
上百架中国战机在初冬的寒阳加速飞行,由王伟的“万里一号”领衔,彼得的“援朝一号”率领强大的护航编队紧随其后,再后面是庞大的轰炸主力机群。
地面上,富平里镇内一片恐慌。
凄厉刺耳的防空警报在几分钟前就撕破了短暂的宁静。
原本因中国军队围困而显得异常死寂的街道,此刻被惊慌失措的人影填满。
美英法联军士兵和后勤人员从各自的掩体或营房冲出,像受惊的蚂蚁般涌向镇内挖掘出的防空洞入口。
亨利在指挥所塌陷前一秒冲进了加固的防空洞入口,身后是参谋长艾利森以及几个参谋军官。
在防空洞厚重的混凝土门关闭之前,亨利还能听到外面传来巨大引擎轰鸣。
“报告方位高度!”
王伟一边询问着领航员,一边手动微调着操纵杆。
由于高度快速拉低,视野中,富平里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下方河谷的地理走势,镇内的主要建筑包括那座显眼的水塔,以及目标区域那三座覆盖着钢铁棚顶的建筑物,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般分明。
他仔细核对着航图上的标记和目视参照物。
彼得驾驶的“援朝一号”稳定地跟随着,机头微微上扬。
“高度4500米,航向170,目标区域进入俯冲前校准窗口,预计30秒后到达起始点!”
万里一号战机领航员的声音快速而准确。
“明白!
各机组注意,以我为基准,准备进入俯冲轰炸航线!
高度4500俯冲至1200米投弹高度,拉起恢复!
彼得,外围警戒交给你了!”
王伟闻言,迅速将指令传达给整个轰炸机群。
“收到!
苏维埃同志们,睁大眼睛!保障主攻机群俯冲通道畅通!
一组二组,前半球扇形展开!
三组四组,留意高度差潜在威胁!”
彼得的声音提高了几度,充满着决断力道。
就在这时,机群下方的富平里镇西侧丘陵地带,毫无征兆地爆开了一朵朵灰黑色的烟团。
紧接着,密集的曳光弹链猛然从地面射向高空,直扑庞大的机群。
敌军40毫米高射炮沉闷而连续的射击声,即使在高空也能隐约通过机身振动传递进来。
“注意!左前方两点钟方向!
敌军高炮群!数量不少!彼得!”
王伟当即对着无线电频道喊道。
“看到了!
‘援朝一号’呼叫各组,目标确认。
三组四组,跟我左旋十五度,压制那个阵地!
王伟同志,你们保持航向,这个由我们清理!”
彼得的话音刚落,便果断地向右稍稍压杆,同时迅速向左蹬舵。
“援朝一号”战机瞬间以漂亮的侧滑动作开始转向,机头指向下方冒起硝烟的丘陵高地。
四架紧密跟随他的米格-15毫不犹豫地跟上,机翼下携带的炸弹狰狞地暴露在阳光下。
“稳住…再近一点…就是现在!”
彼得冷静地注视着瞄准具中心十字线在地面的移动,手指稳稳地悬在炸弹按钮上方。
刹那间,无数条拖着白烟的航空炸弹如同愤怒的群蜂般呼啸着扑向地面的高炮阵地。
剧烈的爆炸在丘陵高地瞬间连成一片火光,几门刚刚还在怒吼的高射炮立刻哑火,只剩下跳跃的火苗。
另外两架试图转移阵地的牵引卡车直接被击中,化作两团燃烧的火球。
同时,彼得编队以极高的俯冲速度掠过炸点,承受着巨大的重力负荷猛地拉起机头,机翼划破烟雾向上爬升。
就在彼得的护航编队以雷霆手段压制西侧高炮的同时,“万里一号”座舱内的王伟紧紧盯着高度表。
彼得成功压制了最危险的正面火力,为轰炸主力的俯冲创造了关键窗口。
“高度4500米,俯冲前校准完成!
高度4500米俯冲至1200米投弹高度!
主攻机群,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