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唐末从军行 > 第680章 掠民为兵

第680章 掠民为兵(1/2)

    夜袭失败,陆长全也很无奈,不过,此番夜袭本就是试一试,能成最好,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唯一可惜的,就是陆长全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场获得大功的机会。

    最近一段时间,朱温屡屡破寨,但却迟迟不能攻下黎阳,而此时陈从进大军已至平卢,朱温认为,再迟疑下去,恐怕后方老巢就危险了。

    汴军大营中。

    刚刚得知敌军袭营的消息,朱温也失去了睡意,披着一件薄衫,站在军情地图上,陷入了沉思。

    这些日子,大军虽屡有进展,但这根本不能缓解朱温心头的忧虑,这支高文集所率的中路军,看起来都是陈从进攻取各镇而汇聚而来的杂兵。

    本来朱温认为,这支汇聚而成的大军,必然是人心混杂,士气不振,但是出乎朱温意料之外的是,高文集手中的军卒,还是很能打,至少比起时溥的军队要强的多。

    毕竟都是上百年的藩镇了,兵甲齐备,军士的技艺水平,又能弱到哪里去,汴军唯一的优势,就是经历的战争要比河北之众多一些,以至于士卒的配合,经验更丰富些罢了。

    “郡王,贼众袭营失败了。”李振入营,拱手而道。

    朱温嗯一声,只是脸上并无多少喜悦,很显然,这件小事,根本不会在朱温的心中停留。

    李振看了一眼朱温,又低下了头,其实,一开始,李振是不太赞成北上进攻高文集的,如果高文集雄心勃勃要和汴军野战,那么以汴军的战力,这仗还有的打。

    但李振心中最担忧的,就是高文集死守不出,一直拖着汴军主力,给其他两路争取时间,那么这场主动进攻的战略,就将以失败告终。

    即便是最后攻下黎阳,击溃了高文集,但以目前的进度,恐怕黎阳攻下的时候,陈从进已经兵临汴州了。

    “郡王,我军虽连破敌寨十余座,可攻下这些寨子,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朱温一挥手,止住了李振的话头,沉声道“那你的意思,是让本王撤兵?”

    李振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而朱温见状,却是摇摇头,说道“如今,河北之众,兵力众多,数倍于我,今本王主动出击,却不得寸功,即便是回返汴州,陈从进亦可三军合围,到那时,这仗,将更难打!”

    说完后,朱温走到帐外,夜风带着些许凉意,吹起他的发丝,北上主动进攻,这条战略是正确的,陈从进号称百万大军,分三路而来,主动出击,先行击溃一路,只有这样,这接下来的仗,才有的打。

    只是,高文集此人,以前声名不显,却的不曾想,竟如此这般难缠,不是说此人战法高深莫测,而是纯死守,设了一堆寨,就是要和朱温硬碰硬的互换伤亡。

    结合最新的情报,朱温知道,他在黎阳城下,最多,只能再拖十天,超过十天,无论黎阳能否攻下,大军都得回返汴州。

    这时,李振又跟了上来,低声道“郡王,敌寨连绵,若依前计,恐怕攻下黎阳,旷日持久啊。”

    “你有何策?”

    李振从先前朱温的口气中,已经猜出,在黎阳,如果没有取得突破,那么朱温是不愿,也不甘就此后撤。

    而朱温方才的话,说的也是正确的,如果现在只是对上一路敌军,就打的如此艰难,那么等陈从进三路大军相继攻入中原后,那接下来的仗,就根本打不下去。

    于是,李振咬咬牙,低声道“郡王,兵者,诈也!如今高文集死守黎阳,若以我军强攻坚城,便是胜了,折损严重的话,也难以在中原和幽州本部交锋。”

    说到这,李振脸上露出一丝狠辣之色“郡王,魏博之地,人丁繁盛,不如尽驱共,汲,新乡,卫等诸城之民,驱民填壕,攻城,日夜围攻。”

    朱温闻言,皱起眉头,他倒不是因为此策狠辣,而是在思索,如此一来,时间是否来的及。

    不过,转念一想,隔的远的来不及,近的像卫县,那岂不是朝发夕至。

    而掳掠丁口,驱民攻城之事,朱温是毫无心理负担的,这里又不是他的地盘,大肆破坏,头疼的只会是陈从进。

    朱温对自己治下,是十分关注民生,但他关注民生的前提,是需要百姓给他提供钱粮,养军,再以军队,扩充自己的势力,而言真的爱民如子。

    想到这,朱温当即命氏叔琮,带兵将卫县之民,无分老弱,悉数抓捕而来。

    同时,朱温又写下一封密信,命人快马送往濮州,叮嘱驻守濮州的朱珍,一定要加固城防,守住濮州,等待大军回返。

    ………………

    羊肠坂。

    此时,丁全礼的脸色,比起朱温来,那还要更黑一些。

    羊肠坂道上,张全义设了两座寨子,寨子的规模很小,军中诸将估计,一座军寨,最多不过百人驻守。

    但是,这天公不作美,连续两日,都是蒙蒙细雨,雨水一落在石板上,就十分的湿滑。

    在羊肠坂上,军队连成了一条黑线,只是队伍歪歪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