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瑜与盖邱所乘的战船跟随在大秦舰队之后,如同一只谨慎的巨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这支由百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自长江口启航,经湘水,过灵渠,浩浩荡荡驶入离水,最终抵达南海。
舰队的行进路线,正是大秦近年来水利工程与航运技术发展的最好见证。
每一艘战船都配备着最新式的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沿岸的百越部落民众被这前所未见的景象惊呆了。
他们聚集在河岸高处,望着这支如同从神话中驶出的舰队,眼中充满了恐惧与敬畏。
一些年长的部落首领认出了这是中原王朝的战船,急忙命令族人后退,但更多的年轻战士则持弓搭箭,警惕地注视着这些不速之客。
盖邱站在甲板上,望着岸边那些严阵以待的百越战士,轻声叹息:“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愿意接受现实。”
冯瑜目光沉静:“既然如此,就只能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何为天威了。”
舰队在距离两个顽抗部落约三里处的水域摆开阵型。
这个距离恰到好处,既在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又能让岸上的人清晰地看到大秦战船的威严。
辰时三刻,朝阳已经完全跃出海平面,金色的阳光洒在战船的旗帜上。
随着旗舰上一面黑色令旗的挥动,整个舰队进入了战斗状态。
炮手们迅速就位,装填火药,调整射角。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百次的演练,熟练得如同呼吸。
“点火!”
命令声落,百炮齐鸣。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瞬间撕裂了清晨的宁静,如同万千惊雷同时炸响。
炮弹划破长空,带着死亡的呼啸声飞向预定的目标。
第一轮齐射并没有特别精准的打击,但造成的效果却是毁灭性的。
炮弹落处,山石崩裂,树木横飞,整个河岸都在颤抖。
一些搭建在丘陵上的百越民居在炮火中化为废墟,惊恐的哭喊声此起彼伏。
“山神发怒了!山神发怒了!”
幸存的百越人惊恐地跪倒在地,向着他们认为的山神叩首祈祷。他们无法理解这种超越认知的攻击方式,只能将其归结为神灵的惩罚。
即使是经历过无数战阵的大秦将士,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一位年轻的炮手望着自己操纵的火炮造成的破坏,双手微微颤抖,既有兴奋,也有几分不安。
“有此神兵,何愁天下不定!”身旁的老兵拍着他的肩膀,声音中有些颤抖。
甲板上,冯瑜和盖邱并肩而立,默默注视着这场单方面的“屠杀”。
“想不到,战争竟能如此进行。”良久,盖邱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以往的兵法韬略,在这种力量面前,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冯瑜的目光依旧沉静:“技术的进步,终究会改变战争的方式。只是,我们恰好成为了这个变革的见证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先生不必过于忧虑。火炮虽利,终究只是工具。就像今日之炮击,既是为了震慑,也是为了减少更多无谓的伤亡。”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后方一艘战船上,嬴政正站在甲板最前方,凝望着炮火连天的河岸。
这位大秦帝国的缔造者,虽然已经退位,但骨子里那份对军事的热忱从未消退。
当得知舰队要经过南郡时,他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让章邯安排他登上了其中一艘战船。
“彩!”
看着炮弹落下时造成的破坏,嬴政忍不住低喝一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完全不在意那些在炮火中丧生的百越人。
在他眼中,这些抗拒王化的蛮夷,死不足惜。
“若是当年征伐六国时就有这等利器……”嬴政喃喃自语,语气中不无遗憾。
章邯和楚悬侍立在他身后,同样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们都清楚,这种新式武器将如何改变未来的战争模式。
“先生……”章邯及时改口,“有此利器,大秦边疆可保百年无忧。”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盯着前方的战况。
就在这时,冯瑜注意到了这艘位置特殊的战船。
更准确地说,他注意到了站在船首的那个魁梧身影。
虽然对方易了容,但那份睥睨天下的气度,以及章邯、楚悬两人恭敬的姿态,都让冯瑜心生疑惑。
特别是当他与楚悬目光相接时,这位同门眼中一闪而过的紧张,更证实了他的猜测。
冯瑜站在甲板上,向着那艘战船的方向恭敬地行了一礼。
嬴政微微颔首回应,随即转向章邯:“那人就是冯瑜?”
“正是五经博士冯瑜。”章邯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