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伪君子 > 第362章 内部问题

第362章 内部问题(1/2)

    应州城没有如预想般的被打开城门。

    蒙军匆匆集结没有任何攻城器械,攻城的骑兵只能在抛射了最后一轮箭雨后选择后撤。

    蒙古大汗的金帐内,数盆炭火在熊熊燃烧,驱逐着开了早春的寒意,却难以驱散彻辰汗心中那隐藏的忧虑与迷茫。

    从年前破关攻入大明,一路之上可谓顺风顺水,予取予求,特别是攻破太原后,兵锋直抵沁州,威逼潞安府,大有一举拿下整个山西之势。

    蒙古与大明交战两百年,也一直被压着打了两百年,此乃前所未有之大胜。

    太原仓中存贮的数十万石粮食,劫掠的海量金银和人口,无不让彻辰汗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峰。

    有那么一瞬间,他真的已经成为了蒙古真正意义上的大汗,重铸了黄金家族的荣光。

    可就那么一愣神的功夫,声势浩大挟裹了十余万精锐边军的盟友,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县令所败。

    十余万的盟友,转眼间又门庭一改,成所谓定国军的明军主力。

    离了个大谱!

    彻辰汗亲率全部兵力兵围静乐,就是要趁其立足未稳解决了这个麻烦。

    可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硬生生拦截了将近十天。

    后来虽然有了静乐城下之败,彻辰汗也并未灰心丧气,而是立刻带领大军将这次的战果护送回草原,选择落袋为安!

    彻辰汗对此信心十足,毕竟论野战,失去火器的明军,早已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

    事实也正如其所料,明军只在后面数十里远远跟随,根本不敢接战,

    然而等大军进了大同后,战事却渐渐起了变化。

    通往草原必经之路的得胜堡,竟是大同总兵官张之极亲自坐镇,数万明军三堡互守,更有两万铁骑随时出击。

    彻辰汗率领大军打了数日,仆从军死伤极大,根本打不下来。

    太原有杀虎口卫阶那个杀星在,他根本就没想过能短时间拿下那个大城。

    明军主力在郭桓的指挥下,分散合围却又互为犄角,难以单独突破不说,最可恨的是并不主动求战,一城一堡缓缓逼近,已经大幅压缩了蒙军的战略空间。

    “难道真的要抛弃这些粮食物资,轻骑回返?”

    彻辰汗下意识的攥紧腰间刀柄:“不,绝不!”

    蒙古草原这次的白灾太可怕了,大雪足足下了一个月,平地雪深数尺,过冬的草场尽数被埋在雪下,牧民只能含泪大量宰杀牛羊。

    而牛羊,是草原人的命脉。

    一旦没有这些粮食物资,他都不敢想象大草原会是何等惨状。

    “长生天啊,保佑你的子民吧”

    也许是冥冥中真的有神灵听到了他的祈祷,马匹嘶鸣之声传来,帐帘一挑把都儿单膝跪地,将手中竹筒高举,兴奋道:“大汗,那陈牧果然派出了传信兵去求援,我军抓了其中一人,从中搜出了调兵回援的军令,请大汗过目”

    彻辰汗赶紧接过竹筒将里面军令展开,霎时间转忧为喜,扬天大笑。

    “哈哈哈,陈牧小贼,你中计了!”

    在场的诸部头领也纷纷起身,接过军令一一传阅,纷纷露出狂喜之色。

    这次集合了能调动的五万骑,蒙军孤注一掷的同时也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能趁着明军大乱军心不稳,一举攻破其中军最好。

    若不能,便围点打援,各个击破。

    平原野战,蒙古骑兵天下无敌!

    别说明军中没有了郭桓居中调度,就是那老头还在,又能如何!

    彻辰汗猛然间抽出弯刀,如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各部头领,近乎声嘶力竭般的狂吼:“诸位,胜败在此一举,随本汗出征!”

    “不破明军,誓不回转!”

    “杀!”

    “杀!”

    “杀!”

    “杀!”

    ..........

    定国军中除了陈牧这个大帅外,设有十八路参将,六位游击将军。

    虽然在朝廷品级上差了一层,但是内部并无高下之分。

    这也导致了如果几路人马联合行动,会产生一个指挥权上的问题。

    在一次军议上,郭桓对此就曾建议每四路设一个参将统辖各路,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各路人马,不过这个很有必要的建议被陈牧当场给否了。

    “定国军的全称是皇家定国军,他的真正统帅有且只有一人,那便是当今陛下,我陈牧只是奉陛下之命,暂时领军出战,如何能擅改军制!”

    郭桓无言以对,监军李和更是当日就飞书报与了司礼监,摆到了皇帝案头。

    景运帝龙颜大悦,追着户部给定国军发军饷和抚恤……

    陈牧的理由找的无懈可击,但本质上是因为他暂时还不想在定国军中,出现除他以外的另一个声音。

    定国军虽然底子是原大同边军,可经历叛而又降后重新打乱重组,本质上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