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伪君子 > 第386章 谈判

第386章 谈判(1/2)

    高勋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官是不能被动刑的,最起码不是他们所能动的。

    可若不动刑,此等大罪侯华如何肯招供?

    难道还没审就要动最后手段了?

    “这.....”

    “高大人在此稍后,我去禀报抚台”

    吴冶掉头就出了刑房,一路急匆匆来见陈牧,不想竟被张三拦在了中门外。

    “张三,你作甚!”

    张三一见人急了,赶紧低头赔笑道:“吴大人,您稍等一会儿,老爷与贵客有要事相商,吩咐暂时谁也不见”

    吴冶刹那间一个头两个大,赶紧附在耳边低声道:“快去禀报抚台,审讯有意外!”

    “好,您稍等,我这就去回禀”

    张三知道轻重,立刻小跑着去通知陈牧,很快便回返道:“吴大人,老爷有请”

    吴冶跟着进了书房,抬眼就看见一位面带黑纱的女子端坐其上,瞬间心头涌起好大不满。

    要事?

    苟且之事!

    名满天下的陈忠义,竟是如此样人!

    呸!

    “抚台,下官有要事回禀”

    陈牧扫了眼纹丝不动来英,摆手道:“不碍事,这位姑姑不是外人”

    吴冶立刻知道自己误会了,能被称为姑姑的,又不是外人,恐怕身份不简单呐。

    “禀抚台,侯华宁死不招,如今高大人想要动刑,可侯华却言其十年前曾捐了七品冠带,乃候补府推官,下官等不知如何是好,请抚台示下”

    “嗯?七品冠带?”

    陈牧眉头一皱,向来英求证道:“您在京多年,可听说曾有这么回事?”

    “有”

    来英根本没思索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更是连前因后果都说了出来。

    “十年前薛明宗牵线,每家捐了五十万两纹银入内库,先帝破例赐下的冠带”

    薛明宗,十处打雷九处有他,真是死了都不消停!

    陈牧断然开口道:“非常之时当用用非常之法,传本抚命令,用刑”

    吴冶犹豫一下,还是提醒道:“抚台,对候补官员用刑?”

    “无妨”

    陈牧摆了摆手:“虽然战事结束,可本抚战时的临机专断之权还在,事后你补报告,我用印”

    抚台大人几句话说的霸气无比,吴冶没来由的底气都壮了三分:“好,下官这就去办”

    来英看着吴冶快步离去,似笑非笑的看着陈牧,调侃道:“陈公子,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陈牧苦笑两声:“诶,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也,若有可能,陈牧情愿老死书斋,再不趟这浑水了”

    俩人又寒暄了几句,陈牧将一垒宣纸递了过去,正色道:“来英姑姑,我特意请您来山西,就是为了这些事”

    “咦?”

    来英伸手接过,只一眼便轻咦了一声,等翻看了一遍,再抬头,非但脸色极为凝重,看陈牧的目光仿佛不是再看一个人,而是再看一头猪。

    一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

    “你是想在整个山西境内沿河修筑水泥河提,拦河坝?”

    “嘶,你还要重修三关以及内长城?”

    陈牧认真点了点头,沉声道:“没错,不知皇家窑厂能否供应的起如此海量的水泥?”

    “陈公子,你这想法实乃为百姓谋福之举,来英代山西百姓,谢过巡抚大人”

    “你这工程之浩大,绝非旬月之功,皇家窑厂全开只需一月时间,完全能供应的起,事实上殿下知晓你准备在静乐准备修堤,早已命人起运了一部分,如今应该已经快进山西了”

    陈牧一听心里这个热乎,到底是有过深入交流的,就是贴心。

    “殿下之恩,陈牧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来英微微颔首,强自压下激荡的内心,将手中的宣纸晃了晃,盯着陈牧双眸,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只是有一样,银子,从哪来?”

    按陈牧给出的计划,光所需水泥的采购运输成本,就高达一百八十万两,这还不算如此大工程需要动用的人力成本以及,如果加上所需其他各项开支,包括沙石等等,总耗费将达到惊人的四百万两,这还是用水泥解决了造价昂贵的石料问题情况下。

    来英作为长公主的心腹,一直深度操持皇家产业,对各省财税极为了解。

    大明去年入太仓存银六百万,加上粮食等折合白银大约共三千六百万两。

    山西则是三百八十万两左右。

    光看数字,好像山西一年的财税差不多就够了。

    可惜账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朝廷也要花钱,甚至花的更多。

    这些年国库里的存银从来没超过五十万两,就不要说地方上了。

    大明财政如今还能做到年吃年用,没到寅吃卯粮的程度,还多亏了皇家贸易在输血维持,解决了部分皇家用度的情况下。

    如今陈牧想花两百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