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 第648章 李将军

第648章 李将军(1/2)

    陆沉心中一动。

    镇西将军李信确实是难得的良将。

    只是他在家中父辈过世之时,向朝廷上奏为父守孝三年。

    如今尚在丁忧期间,按规矩需守满孝期。

    此时让他中断守孝奔赴战场,怕是会遭人诟病。

    文德帝面露犹豫之色。

    “李将军具有率领众多兵士的能力,但他正在丁忧期间,强行征召于礼不合。”

    陆沉思索片刻,上前一步道:

    “陛下,如今西北边境告急,北帝国铁骑来势汹汹,实乃国家危难之际。”

    “古有‘移孝作忠’之说法,当以家国大义为重。”

    “可派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前往李将军处,向他说明当前局势之危急。”

    “若他能以国家安危为先,暂且放下丁忧之事,奔赴西北御敌,想必天下人也能理解。”

    众大臣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文德帝权衡一番,方道。

    “陆爱卿所言极是,朕便派你前往李将军府上,将此事告知于他,看他意下如何。”

    “若李信将军愿意重新挂帅出征西北,便来参与明日早朝,尽快决定去往西北边境之事。”

    陆沉......

    我虽是当朝齐国公,但与德高望重沾不上边吧?

    随即他想到这次前往西北边境的兵卒里,还有月初和无敌。

    行吧!为了自己人,不妨走这一趟。

    陆沉对御案后的文德帝欠了欠身。

    “既如此,臣这就前往李将军府上。”

    “陆爱卿稍候。”

    文德帝从御案后起身,走到陆沉身边。。

    “这次随军报一同送往京城的军报里,还提及一事。”

    “便是去往西北军营,彻查镇国大将军事件的沈砚他们已经查明了真相。”

    “镇国大将军和十几名将领正是被赵将军和户部的送粮官联合所害。”

    “他们在茶叶中下了剧毒,镇国大将军和众多将领在打完胜仗后毒发身亡。”

    “沈砚和羽林卫护送将领们的尸骨正在返京途中。”

    陆沉闻言面色骤变。

    虽然听到过无数次父亲身亡的消息,但他不舍,潜意识里一直期望会有奇迹发生。

    记忆里的镇国大将军铁骨铮铮,怎会轻易死去?

    可这一刻,亲耳从表兄口中得知父亲真的已经身亡的消息。

    他那一丝期盼转眼荡然无存。

    陆沉以武将之礼单膝跪地。

    “臣恳请陛下严惩凶手,为镇国大将军和诸位将领讨回公道!”

    文德帝神情严肃,缓缓点头。

    “陆爱卿快快请起,先一步回京的户部送粮官已经伏诛。”

    “另两名罪囚也由左都御史沈砚等人押送着赶回京城。”

    “当下西北战事紧急,你先去李将军处,说服他挂帅出征,西北安稳才是重中之重。”

    “待沈砚他们带着众将领的英魂返回京城,朕自会将此事昭告天下。”

    陆沉强压下心中的悲愤站起身,再次行礼,转身快步离开御书房。

    至于后续安排粮草军需支援队伍的诸事,自有大臣们与陛下初步商议。

    文德帝已下达旨意,明日四品以上的官员上早朝议政。

    .......

    陆沉得知父亲的尸骨即将运回京城,心情很是沉重,但这并不妨碍他处理正事。

    他和平安等一众护卫很快来到镇西将军府。

    将军府外门可罗雀。

    没有爵位只有官职的武将停职在家,意味着失去了施展军事才能和权力的平台。

    其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会大幅下降。

    未来能否重回战场、恢复往昔地位充满不确定性。

    残酷一些来比喻,就像是宫里的妃子被打入了冷宫。

    文德帝派陆沉前来,实则也是想着让镇西将军对陆沉心存伯乐之恩。

    李将军时年不过四十出头,正是报效朝廷的精壮之年。

    家中老父过世时,他秉承为人子女的孝道,向先帝上表丁忧。

    这种丁忧虽说是人之情。

    但作为帝王,当以大局为重来决定是否允许臣子放下军职,在家守孝。

    朝中官员请辞都有个三请三辞的过程,帝王也需权衡再三。

    先帝当时只想着——怎么除去镇国大将军这个手握重兵的心头大患。

    对其他的人和事皆不甚在意。

    在李将军头次上表丁忧时,轻易便恩准了他在家丁忧守孝。

    换句话说,人家李将军不过是按律走个过场,实则满腔保家卫国之忠心。

    若是大齐国的战将人才济济倒也罢了。

    可事实上,大齐国的文臣比武将多出数倍有余。

    陆沉并不知晓李将军因为丁忧在家郁郁不得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