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带着兵马救治受伤的百姓,发放抚恤金。
霍丹阳带着兵马为百姓重建房舍。
韩宁宣布,所有损失全部由大夏承担。
经济损失可以弥补,但死去的亲人无法复活,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弥补他们内心的创伤。
复仇,他们想要复仇。
很多人报名入伍,想要去攻打大蕃国。
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韩宁收了两千多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霍丹阳和穆雷在救助百姓的同时,派兵从西州各城池筹备粮草,一共花了十天多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攻打大蕃国了。
十天后,韩宁将红月、穆雷、霍丹阳和一些副将召集到军营大帐商议。
一张大地图铺在桌上,众人围在四周。
“要想进入大蕃国,先要穿过这座断云岭,然后再穿过这片沼泽地,再行一百多里便能进入大蕃国境内……”
穆雷指着地图介绍了一遍。
“全程有多远?”韩宁问。
“不算远,差不多五百里左右,不过道路崎岖难走,无法快速行军,要想进入大蕃国,至少需要五六天的时间。”穆雷说道。
“这地图准确吗?看上去大蕃国不小啊!”
韩宁仔细看了一下地图,发现大蕃国面积不算小,跟西州之地差不多大。
“地图准确,大蕃国地理面积确实不小,不过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是高原荒漠,只有这些标注的地方住有人口……”
“高原?大蕃国在高原上?”
“对,大蕃国确实位于高原上,那里气候很奇怪,很多人无法适应,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心悸、气短等症状……”
韩宁知道那是高原反应,是气压低的缘故,跟气候没什么关系。
大蕃国在高原上,要攻打就很麻烦了。
韩宁想了想说道:“我们这次攻打大蕃,有两个目标,一是报仇,灭掉大禅宗,二是让大蕃国臣服,从此以后归顺大夏。”
“好……”
众将一脸激动,异口同声。
如今大夏一统楚国,威震四海,大蕃国这个时候还敢来挑衅,正好将其收拾了。
“还有,这次出征,我打算只带一万人。”韩宁说。
“一万人?”霍丹阳一怔,急道:“韩王,一万人太少了。”
韩宁解释道:“大蕃国位处高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人太多了一旦有很多人出现高原反应,反而是个累赘。”
“这次逃回去的蕃兵有五万多,大蕃国至少还有两万兵力,只带一万人是不是太少了?”穆雷也表示担心。
“大蕃国兵力不会集中在一起,只要把握好时机,各个击破,一万精兵足矣……”
韩宁信心十足!
若是换个人这样说,众将肯定认为是狂妄自大,但韩王不一样。
他们亲眼见识过韩王恐怖的实力,以韩王的修为,一人可敌千军万马,而且韩王还懂兵法,曾经以带着三千先锋营,连破数城……
不说曾经,就是这次,韩王来了不过几天,先是窥破蕃兵偷袭的计谋,设下埋伏,关门打狗,一举剿灭了两三万的蕃兵。
第二战不仅打败了摩柯,更是以一己之力打得数万蕃兵仓皇逃窜。
仅仅两战便大败蕃兵,不仅解了西州之困,还剿灭了大半蕃兵。
此时的韩王在他们心中就是战无不胜的战神。
别说带一万精兵,就算是五千,只要是韩王说的,他们都相信……
最后,韩宁决定带上红月、穆雷,以及几名副将,让霍丹阳留守西州。
穆雷和几名副将立刻清点了一万兵马,准备好了粮草。
次日卯时,征蕃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韩宁和红月带着一队千人骑兵为先锋,在前方开道。
队伍中配备了一些去过大蕃国的探子,他们熟悉道路。
穆雷和几名副将带着大军落在后方。
……………………
“驾——”
千人骑兵快速穿过旷野,一座绵延数十里的山峰出现在他们面前。
“韩王,红月大统领,这就是断云岭……”
领路的探子姓李,名叫李侦,因为跑得快,外号李快足。
“小李,你去过大蕃国吗?”韩宁问。
“去过,以前奉命去打探消息……”
李侦犹豫了一下,接着道:“不瞒韩王,当年西州王曾经派人出使大蕃国,想要请大蕃国出兵,小子因为认路,所以跟着去了……还请韩王恕罪。”
韩宁微微一笑,“此乃小事,况且时过境迁,何罪之有!”
西州王已死,西州之地的兵马都已经归顺,韩宁自然不会介意,不过听李侦一说,顿时来了兴趣。
“……对了,当年大蕃国为何拒绝了西州王?”
“大蕃国人口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