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四百零六章 乾隆写大白话朱批,张廷玉辞官!

第四百零六章 乾隆写大白话朱批,张廷玉辞官!(2/2)

武装冲突等。

    毕竟,像现在这样,只归在省里,督抚等官花完了火耗银,地方州县也就只能接受现实,是不敢责怪自己上官的。

    同时,即便没有花完火耗银,地方州县也会因为突发一些事件需要用钱,而要因为给省里打报告来回折腾而影响行政效率,使得本来可以安抚下去的普通冲突变成大规模民变之类。

    另外,给州县留一部分火耗银,也能延缓地方省级官员亏空火耗银的速度。

    如果,派去州县的官员是皇帝直派的亲信,那甚至还能反向监督这些地方上的省级官员。

    故而,弘历有微调一下火耗归公制度的打算。

    话说,自宋以来,凡是在这中华大地上的中央集权帝国,绞尽脑汁所思考的,就是如何限制地方做大。

    而要防止地方做大,一是不让其有独立的武装,二就是不让其有独立的财政。

    不过,很多时候受限于通讯条件的影响以及许多事件的突发性,为避免小问题变成危及社稷安稳的大问题,又不能过于限制地方有武装和独立的财政。

    因此,在大清,通过火耗银,给地方一些独立的财政也就成了必要。

    弘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朝廷和藩库的二级财政,变成朝廷、藩库以及县库的三级财政。

    但弘历下旨将石麟交部议处后,却开始有了废除火耗归公的声音。

    主要是士绅阶层出身的科甲官员们,非常主张废除此项制度。

    “中堂,这是一个机会,新帝意识到火耗归公后依旧会造成地方钱粮亏空严重,只怕真的会有废除火耗归公之意。”

    张廷玉的门客朱荃就在石麟被交部议处的原因被传开后,于张廷玉面前,提议起了此事。

    张廷玉目光深邃地瞅了朱荃一眼,不置可否。

    朱荃则因此笑了笑:“中堂,这是天下士人共同的心声啊!”

    张廷玉只是微微颔首,而挥手示意朱荃离开。

    朱荃只得顿首作揖:“有劳中堂。”

    但张廷玉在朱荃走后,只是叹息了一声。

    次日,张廷玉就向弘历递交了请求告老的奏疏。

    弘历在收到这张廷玉请辞的奏疏后,就陷入了沉思,随后就吩咐道:“宣张廷玉!”

    不多时。

    张廷玉就来到了御前。

    弘历则在他一番见礼后,笑着问:“卿在这个时候告老,是受到了什么压力吧?”

    张廷玉脸上的肉微微抖动了一下:“圣明无过陛下,天下绅民望火耗归公被废如大旱之望云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