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处扎下巍峨大营。营帐连绵如城,旌旗蔽日,猎猎作响的"金山镇"大旗下,六万多颗心脏正为明日的决战而沸腾。
当夜,皇太极在沈阳故宫的暖阁内接过斥候送来的战书,绢纸上"明日决战"四个朱砂大字力透纸背。这位自诩"天命所归"的大汗指尖微颤——近年来,这竟是大明唯一敢向他发出挑战的军队!"来战!"他挥毫泼墨,仅以二字作答,却让案头的鎏金烛台映出眼底罕见的凝重。
四月初七的黎明,霜气未散。耀州城外的旷野上,八万满蒙联军列阵如铁壁,皇太极将全部家底铺陈于天地之间:一万汉军旗火器营黑压压地压在最前方,火绳枪与大将军炮(佛郎机炮)的炮管泛着冷光;两万满八旗步兵紧随其后,鳞次栉比的盾牌组成移动城墙;左右两翼,各一万五千蒙八旗骑兵如展翅雄鹰,弯刀在晨曦中闪烁寒芒;中军深处,两万满八旗精锐骑兵蓄势待发,马鬃在风中烈烈飞扬,仿佛随时准备撕裂对手的咽喉。
金山镇阵营则如同一把锋利的三叉戟,直指后金中军:101师(李准)居中,102师(汤青书)镇左,105师(黄龙)扼右,三师呈品字形向前推进,每个师又细化为三个旅的精妙布局,各连六排线型横队如移动的钢铁城墙,火铳手枪上肩默默前行,无声却充满压迫感。104师(张新亮)骑兵隐于左翼林间,108师(沈世魁)两旅铁骑蛰伏右翼丘陵,如蓄势待发的雷霆;106师(张焘)与107师(尚可喜)作为预备队,守护着中军大旗望楼上李勇的身影——这位统帅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渐渐逼近的红色方阵,而总参谋长张杰则并肩在旁指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