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427章 第四股势力

第427章 第四股势力(1/2)

    陈砚抬头看向裴筠,笑道:“你等都低估了自己的实力,裴大人如今已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排在您前面的只有左右都御史,且左都御史是焦门中人,右都御史是刘门中人,双方争斗起来时,裴大人这都察院的第三方势力就对战局至关重要。”

    裴筠苦笑:“可他们如今对我颇多打压。”

    “一个非自己阵营,又无靠山,却占据如此重要的位子,必然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

    陈砚却没有裴筠那般忧心:“一旦他们无法将你挤下去,反过来你就成了他们争相拉拢的对象。”

    裴筠沉思起来。

    此前的左都御史乃是徐鸿渐的得意门生,后来随着徐鸿渐失势也跟着倒台,旋即换成了焦志行的人,而右都御史则被刘守仁的人占了。

    裴筠的日子从左右逢源到如今战战兢兢,除了与陈砚有关外,还有一个就是上级的变动。

    “本官又何尝不愿坐稳这左副都御史的位子,可上头没人,如履薄冰。”

    裴筠摇头苦笑。

    陈砚笑道:“一位三品大员不够分量,两位联手,总该有些分量了吧?”

    他转头看向王申:“王大人乃是礼部右侍郎,排在礼部尚书胡益与左侍郎蔡有为之下。蔡有为明面上是刘门中人,若两人联手,焦志行唯有与王大人交好,才不至于对礼部毫无影响力。”

    王申沉吟着道:“此次朝考,刘守仁和胡益并非一条心。”

    “那就更有利于王大人在礼部立足。”

    “你的意思,是让我等倒向焦志行?”王申问道。

    “不,我等要组成第四股势力,独立于三人之外的势力。”

    陈砚目光亮得惊人,让王申和裴筠见之有一瞬的恍惚。

    二人很快反应过来,笑着摆摆手:“两名三品大员可不配当第四股势力。”

    京城三品官虽不算多,却也有二十多人。

    两名三品官,能掀起什么风浪?

    “在未壮大之前,我等可以隐藏起来,缓慢发展。”

    陈砚目光在几人脸上一一扫过,笑道:“与焦志行等人比起来,我等还年轻,这些年做些功绩,十年后,两位大人入阁拜相也无不可。”

    “入阁拜相”四字一出,两人均是无奈道:“想要入阁,谈何容易?”

    多少人排在他们前面呢。

    何况他们一没势力,二没名望,也没有足够的政绩支持。

    能到如今的官阶,已是意外之喜。

    “谁又能料到十年后是何光景?”

    陈砚斗志昂扬:“焦志行等人在你们如今的位子上时,就能料到自己必定能入阁吗?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若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谁还会将你等当回事?三品已有入阁资格,而与你等竞争的,也不过二十多人。”

    王申眼皮直跳:“原来你今日将我等喊来,又是要忽悠我等往上爬。”

    陈砚反问:“座师不愿再往上挪一挪吗?”

    怎么可能不愿?

    谁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

    王申不作声了。

    裴筠也并未再开口。

    陈砚道:“十年时间,也足够我等成长起来,到那时你们也不会单打独斗。”

    王申看向李景明等人。

    一个刑部六品管事,一个翰林院庶吉士,即便升迁极快,十年也升不到能帮助他们的高度。

    陈砚莫不是以为人人都像他那般升迁速度吧?

    这世间只有一个陈三元。

    徐彰和李景明被看得极心虚,不敢与王申等人对视。

    裴筠道:“莫要提十年后,就谈此时此刻,两名三品官有何分量能左右局势?我等又如何能站稳脚跟?”

    “焦志行乃清流领袖,自持身份,若我等依附于他,能免去一些危机,或能站稳脚跟。”

    王申思索着道。

    陈砚应道:“焦志行乃是元辅,势头正盛,你们纵使依附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不会被他放在眼里。”

    譬如他主动找上门,焦志行那边毫无反应。

    “难不成找刘守仁?”

    王申皱眉:“此次朝考,他全然否决了你的文章。”

    陈砚笑道:“依学生看,此时我等若依附胡阁老,无异于雪中送炭。”

    此言一出,众人均是面露诧异。

    鲁策更是惊道:“胡益是徐鸿渐的门生,胡门都是徐门的残党,你弹劾徐鸿渐,他们对你恨之入骨,怎会接受我等的投诚?”

    “若真要投靠他人,唯有焦志行值得。无论是权势、名声还是品行,焦志行都是最好的。”

    李景明终于开口。

    徐彰也道:“元辅是我等座师,投入他门下也理所当然。”

    三人说完,却发觉陈砚和王申、裴筠都静默不语。

    三人正疑惑之际,裴筠大笑:“本官与王大人必会在怀远离京后前去拜访胡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