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阳光刚漫过堂前的老槐树,木门就被轻轻推开了。进来的是小区门口“便民小超市”的老板娘李姐,三十出头的年纪,却没寻常同龄人的鲜活劲儿——她低着头,手攥着帆布包带,走近了才看清,那张脸竟透着股说不出的“黑”:不是晒出来的健康黑,是那种蒙着层灰的黧黑,尤其嘴唇周围,像沾了圈淡墨,连眼尾都没了神采。
“岐大夫,您忙着呢?”李姐的声音有点虚,刚坐下就下意识摸了摸脸,“您看我这脸,最近俩月越来越黑,人家都说我是不是去海边晒了,可我天天守着超市,连门都少出……”她说着就叹了口气,指尖掐了掐帆布包的边角,“不光脸黑,心里还总‘咯噔咯噔’的,像饿了似的发慌,可真到饭点,又啥都吃不下,有时候喘口气都觉得费劲,像胸口压了块小石子。”
老岐大夫放下手里的《脾胃论》,伸手示意李姐伸舌头,又指了指脉枕:“先把把脉,慢慢说,别着急。”他手指搭在李姐腕上,指腹轻轻感知着脉象,眉头微蹙——脉相濡弱,沉取才见些力道,这是脾胃气虚的样子。再看舌苔,薄白而腻,舌尖还泛着点淡紫,显然是气结瘀滞的征候。
“你这超市,最近是不是操心多?”老岐大夫收回手,给李姐倒了杯温水,“比如生意上的事,或是家里的活儿,总琢磨来琢磨去,歇不下来?”
李姐愣了愣,接过杯子抿了口,眼眶忽然有点红:“岐大夫您咋知道?前阵子旁边开了家大超市,我这小铺子生意一下就淡了,每天睁眼就琢磨‘今天能卖多少’,晚上关了门还睡不着,翻来覆去想‘要不要搞促销’‘要不要进点新货’。有时候忙起来,早上啃个馒头就当早饭,中午顾不上吃,晚上要么泡碗泡面,要么热两口昨天的剩菜……”
“这就对了。”老岐大夫点了点头,拿起桌边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了“忧思不已,饮食失节”八个字,推到李姐面前,“《黄帝内经》里说‘思则气结’,你天天琢磨这些事,气都堵在脾胃这儿了——脾胃像家里的灶台,气结了就像灶台堵了风,火着不旺,吃进去的东西咋能消化?再加上你饮食没个准点,有时候饿过头,有时候又瞎对付,《素问》里早说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你这脾胃,是又被‘气’堵着,又被‘食’耗着,能不出问题吗?”
李姐盯着纸上的字,似懂非懂:“可脾胃不好,咋会让脸变黑呢?我还以为是肾出了毛病,毕竟人家都说‘肾不好脸发黑’……”
“你这话也没全错,但得看根儿在哪儿。”老岐大夫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脸,“咱正常人的脸色,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是气血足、脏腑和的样子。心肺在上面,像家里的烟囱,负责把气血往上送,皮肤才会有光泽;肝肾在下面,像后院的井,负责养筋骨、藏精气,它们的颜色——肝是青,肾是黑——是不该露在脸上的。可你脾胃虚了,就像灶台没力气,没法把食物化成精微,去滋养五脏六腑,肾那边没了‘养料’,精气就守不住,阴气反倒往上溢,这就把脸染成了黧黑。”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李姐的嘴唇:“你说嘴唇周围最黑,这更能说明问题。《灵枢·脉度》里写得明白:‘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嘴唇是脾胃的‘脸面’,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你脾胃虚得厉害,脾土没了力气,就压不住肾水——中医里说‘土克水’,现在土弱了,水就反过来‘欺负’土,肾水的黑色就聚在嘴唇周围,这是脾胃气虚、阴阳失衡的征候,得赶紧调。”
正说着,堂里进来个拎着菜篮子的王大爷,是老主顾了,看见李姐就打招呼:“小李,你也来瞧病?前阵子见你脸就有点黑,还以为你是累着了,没成想是脾胃的事儿?”
李姐苦笑了笑:“可不是嘛,天天瞎操心,饭也没好好吃,现在连喘气都费劲。”
“那你找岐大夫就对了!”王大爷凑过来,拍了拍李姐的胳膊,“我去年也是,总觉得胃里胀,吃点东西就反酸,岐大夫说我是‘饮食不节伤了脾’,开了几副药,又让我按时吃饭,现在啥毛病都没了!”
老岐大夫笑着摆摆手,转头对李姐说:“你这情况,得用‘顺气冲和汤’来调。《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说‘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阳明脉就是脾胃脉,脾胃气足了,阳明脉旺了,脸上的黑就能退。这方子是罗天益传下来的,专门补脾胃、升阳气。”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药柜前,拉开抽屉抓药:“我给你说这里面的药,你也明白明白——葛根要一钱半,《神农本草经》里说它能‘起阴气,解诸毒’,这里用它是帮着把脾胃的阳气提上来,像给灶台添把火;升麻、防风、白芷各一钱,这三味药能助阳气往上走,把堵在脾胃的气顺开,就像给烟囱通通风;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