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03章 岐仁堂里解“溏”事:岐大夫治八类泄泻的市井故事

第403章 岐仁堂里解“溏”事:岐大夫治八类泄泻的市井故事(2/5)

祛湿,藿香、陈皮理气和胃,能把你身体里的湿气赶出去;戊己丸是黄连、吴茱萸、白芍,调和肝脾——湿气久了容易影响肝气,肝气不舒又会反过来伤脾,这方子正好能兼顾。”

    他顿了顿,又添了“佐以胃苓汤”几个字:“胃苓汤是平胃散合五苓散,《金匮要略》里常用它治湿邪困脾的病症,既能健脾和胃,又能利水渗湿,你先按这个方子吃一周。要是还不见好,就换术附汤,附子温阳,白术健脾,湿气这东西,得靠阳气‘烘’才能散,附子就像给脾生了把火,把湿气烤干了,泄泻自然就停了。”

    岐大夫又叮嘱道:“你回去先把修鞋摊挪到巷口那棵老槐树下,虽然晒点,但至少通风干燥。每天晚上用生姜水泡脚,泡到膝盖以下,能祛祛湿气。别吃西瓜、黄瓜那些生冷瓜果,多吃点薏米、红豆,煮粥喝,健脾祛湿的效果好。”老王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处方折好,放进工具箱的夹层里,挑着担子慢慢走了出去——这次他走得比平时稳当,大概是心里有了底。

    正午时分,日头渐渐烈了起来,岐仁堂的药香混着隔壁包子铺飘来的热气,在巷子里漫开。做餐饮生意的张阿姨捂着胸口进来了,她穿着一身碎花围裙,围裙上还沾着几滴油渍,一坐下就叹气:“岐大夫,都怪我嘴馋,又怪我太节俭,把身子搞坏了。”

    原来,前天是张阿姨孙子的生日,一家人在外面吃了烤鸭,剩下半只没吃完。张阿姨总说“一粒米都不能浪费”,硬是把半只烤鸭打包带回家,昨天中午趁儿子儿媳上班,热了热全吃了。结果当晚就开始拉肚子,“肚子胀得像鼓,嗳气时带着烤鸭的油腻味,拉出来的大便臭得像坏鸡蛋,熏得我自己都受不了,今天早上起来,连走路都觉得肚子坠得慌。”张阿姨说着,脸上露出懊悔的神色。

    岐大夫号脉后,忍不住笑了:“你这是伤食泄,《难经·四十九难》里说‘饮食劳倦则伤脾’,你一下子吃了那么多油腻的烤鸭,脾就像个小推车,本来只能装五十斤东西,你硬塞了一百斤,它哪运化得过来?食物积在肚子里,就像夏天的剩饭没放冰箱,搁久了就发酵变臭,拉出来的大便自然像败卵。”

    他提笔写下治中汤的方子,又在后面加了“砂仁半钱”:“治中汤里有人参、白术健脾,干姜、甘草温胃,能帮着脾消化积滞。加半钱砂仁,是因为砂仁能理气和胃,就像给堵着的小推车搭了把手,让它能顺畅地把积滞运出去。《本草纲目》里说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正好对你的症。”

    张阿姨皱了皱眉:“我这几天忙着给店里备菜,煎药怕是没时间。”岐大夫笑道:“那也简单,你要是嫌煎药麻烦,吞服感应丸也行。那药是中成药,里面有丁香、木香、肉豆蔻,都是消食导滞的药,《本草纲目》说它‘治饮食积滞,心腹满痛,泄泻不止’,效果很稳。你回去按说明书吃,记得这几天别吃油腻、辛辣的,多喝小米粥,让脾歇一歇。”张阿姨连声道谢,说以后再也不敢贪嘴吃剩菜了,转身往店里去了——她还得回去给中午的客人备菜呢。

    傍晚时分,夕阳把巷子里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中学的陈老师扶着门框走进来,脸色苍白如纸,眼镜滑到了鼻尖上,他扶了扶眼镜,声音虚弱:“岐大夫,我这怪病折磨我三年了,一吃饭就肠鸣拉肚子,非得把吃的全拉干净才舒服,不吃就没事,同事都笑我是‘饭桶泻’,我这身体,怕是撑不到学生高考了。”

    岐大夫记得他去年来调理过脾胃,当时就说过要少熬夜备课,看来是没听进去。“你去年是不是开了四君子汤,喝了三副就停了?”岐大夫问道。陈老师红了脸:“您还记得呢……当时觉得喝药麻烦,又赶上学生模考,就忘了。”岐大夫叹了口气:“你这叫气虚泄,俗称禄食泻,《黄帝内经·灵枢·脉度》里说‘脾气虚则运化失司’,你是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批改作业到深夜,吃外卖应付,脾早就被你耗得亏虚了。”

    他拿起陈老师的手,指了指他的虎口:“你看你这手,虎口都凹陷了,这是脾气虚的征兆。脾就像家里的厨师,本来该把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可厨师没力气了,做出来的饭菜都是生的,身体自然不接受,只能把‘生食材’全排出去——这就是你一吃饭就拉的原因。”

    陈老师听得眼眶发红:“那该怎么办呀?还有三个月学生就高考了,我总不能天天不吃饭吧。”岐大夫提笔写下快脾丸的方子:“快脾丸最适合你,这里面的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理气和胃,能帮你把脾气补起来。我给你开两周的量,做成小蜜丸,你装在口袋里,早晚各服一丸,不耽误你备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个穴位图:“这是足三里的穴位图,你每天晚上备课累了,就按揉几分钟,足三里是健脾的要穴,《黄帝内经》里说‘肚腹三里留’,按揉它能帮着脾恢复力气。还有,别再吃外卖了,让你爱人给你做些小米粥、山药粥,哪怕每天喝一碗,也比外卖强。”陈老师接过方子和穴位图,重重地点了点头,说这次一定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