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了,按我说的,平时多注意休息和饮食就行。”
陈建国谢过岐大夫,提着空篮子往家走。路过巷口,正好遇见胖婶,她见陈建国精神头足,笑着问:“老陈,好了?”
“好了好了!”陈建国笑着说,“多亏了岐大夫,也多亏你上次提黄芪,不过我这体质,还真不适合黄芪,岐大夫说我是‘气盛形少’,和你家老头子不一样。”
胖婶听得好奇,拉着他问了半天。陈建国把岐大夫的话学了一遍,胖婶也明白了:“原来药还得看体质,不是好药就人人能用。”
这事后来在青溪镇传开了,街坊邻居都说:“还是岐大夫有本事,不光会开药,还能把道理说透,难怪人家是‘活神仙’。”
岐仁堂的生意更红火了,每天都有人来问诊,也有人来问些养生的法子。岐大夫总是耐心解答,有时候还会拿陈建国的例子说:“治病就像种地,得看土壤是什么样的,是贫瘠还是肥沃,是干还是湿,才能决定种什么庄稼,浇多少水。人也一样,得看体质,才能对症开方,不是好药就能随便用。”
而陈建国呢,从那以后,再也不敢硬扛着干活,每天早睡早起,还跟着街坊邻居学打太极。过了半年,虽然还是瘦高个,但脸色红润了不少,再也没喊过头痛胸闷。李秀莲见他身体好起来,逢人就说:“还是岐大夫说得对,治病得对症,养生得对体质,可不能瞎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