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03章 制衡

第503章 制衡(2/2)

三省,官员奏报,多有敷衍塞责之事。朕意,或可择一两处试行,观其后效。张卿可愿为朕分忧,赴地方督行此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闻言,心跳骤然加速。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跳出京官冗繁的文书往来和人事倾轧,真正去地方推行自己的政见,做出实实在在的功业!

    他几乎是立刻躬身应道:“臣万死不辞!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没有看到,身旁徐阶那瞬间微蹙的眉头。

    《考成法》一旦推行,必将触动无数官员的既得利益,阻力巨大。

    陛下此举,看似重用,实则将张居正推到了风口浪尖,成败难料。

    而成败之间,张居正与需要维系朝堂平衡、不愿轻易触动庞大官僚集团的徐阶之间,那本就因理念差异而存在的裂痕,必将进一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陛下给了张居正一个“像陈恪那样”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份诱惑,对于心怀大志的张居正而言,是难以抗拒的。

    徐阶身边,最能干、最有潜力的三位干将——赵贞吉、高拱、张居正,已在嘉靖帝轻描淡写的几步棋局中,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他们的“恩师”渐行渐远。

    精舍内,嘉靖帝斜倚在云床引枕上,听着黄锦低声禀报着朝堂近日的细微动向。

    赵贞吉又在户部驳回了内阁一份关于增加江南织造拨款的票拟,理由冠冕堂皇。

    高拱在兵部值房,又与徐阶派去的郎中发生了争执,气氛颇不愉快。

    张居正已选定湖广为首站,正意气风发地筹备离京事宜。

    嘉靖帝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

    他并未动用任何雷霆手段,甚至没有一句明确的指责。

    他只是轻轻拨动了棋盘上的几颗棋子,给予了他们各自最想要的东西——赵贞吉的权势尊荣,高拱的声望认可,张居正的实践抱负。

    人性的弱点,对权力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便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它们自己便会发酵,便会滋生隔阂与离心。

    “陛下,靖海伯陈恪递了牌子请见,似乎……又是为开海之事。”黄锦小心翼翼地道。

    嘉靖帝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随即舒展开,淡淡道:“宣吧。”

    陈恪入内,行礼如仪,果然再次呈上关于在松江、宁波两地试行开海通商的条陈,言辞恳切,分析利弊。

    嘉靖帝静静听着,目光却似乎落在虚空处。

    待陈恪奏罢,精舍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良久,嘉靖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陈卿所奏,老成谋国之论,朕知之矣。”

    他微微抬手,止住似乎还想再言的陈恪。

    “然,开海之事,牵涉祖宗成法,非比寻常。东南倭患初靖,民心未稳,亦需休养生息。卿之忠心,朕已深知。此事……容朕再思之,徐徐图之吧。”

    “陛下……”陈恪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看到皇帝那已然闭目养神的姿态,终是将话咽了回去,深深一揖:“臣……遵旨。”

    他退出精舍,秋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嘉靖帝依旧闭目盘坐,指尖掐动着子午诀。

    陈恪的开海之议,他并非不心动那巨利,但眼下,朝局刚按他的意志初步理顺,徐阶虽受制衡,但清流势力盘根错节。

    开海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激烈争斗,打破他好不容易建立的微妙平衡。

    此刻,稳定高于一切。

    至于开海……且让它再悬一悬吧。

    悬着,才能让陈恪这样的干才,依旧有所求,有所盼,紧紧依附于皇权。

    秋风扫过庭前落叶,盘旋飞舞,最终归于沉寂。

    精舍内,沉水香的青烟笔直上升,一如帝王那不容置疑、掌控一切的意志。

    乾坤独断,尽在默运之中。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