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11章 火炮远景

第511章 火炮远景(2/3)

要让我们的水师,在同样的时间内,打出更多、更准的炮弹!”

    这是非常务实的目标。射程和口径是硬实力,需要材料和整体工业水平的支撑,非一朝一夕可成。

    而装填速度和精度,则可以通过结构优化、工艺改进和严格训练来提升,相对更容易见到成效。

    陈恪的管理风格此刻显露无疑。

    他提出清晰的目标,并立刻激发了工匠们的热情——局中早有明文,凡有能改进工艺、提升效能之可行建言乃至实绩者,赏银百两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工匠们顿时议论开来,各自提出想法,有的说改进药包形状便于速填,有的说统一弹丸规格减少卡滞,有的说优化炮门闭锁机构……

    陈恪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或发问。

    他虽是领导者,却从不刚愎自用,深知这些老师傅们的实践经验宝贵。

    待众人议论稍歇,陈恪走到一块平日用来演算的大型石板前,捡起一块炭笔。

    “诸位,我有一想,或可兼得速填与精度之利,然或许过于天马行空,诸位姑且听之,万勿见笑。”他语气谦和,随即手腕挥动,在石板上迅速勾勒起来。

    线条流畅,结构清晰。

    很快,一副迥异于当前所有前装滑膛炮的草图呈现出来——炮管后部有一个可开闭的坚实膛室,炮弹与发射药预制成一体,从后方装入,闭锁机构严密;更令人惊异的是,炮管内壁赫然画着清晰的旋转来复线,也就是螺旋膛线!

    “此乃后装线膛炮之设想。”陈恪点着草图解释,“后装定装弹药,省却前装清理药室、填入发射药、再塞弹丸、再捣实之繁琐步骤,装填速度可倍增!而管内刻以膛线,可使弹丸旋转飞出,飞行稳定,大大提升精度射程!”

    草图精妙,理念超前!

    心思灵巧的工匠如王匠头等人,一眼便看出其巨大优势,眼中顿时爆发出兴奋的光芒!

    若真能制成,现有火炮简直如同烧火棍!

    然而,现实的冰冷很快浇灭了这兴奋。

    王匠头凝视图样半晌,缓缓摇头,语气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务实:“伯爷奇思,真乃神工鬼斧!若成,必为镇海利器!然……难,太难!”

    他指着那闭锁机构:“后装之难,首在气密!炮弹激发时,膛内压力骇人,这后部闩体需承受巨力且丝毫不泄气,以现今铸铁、锻钢之材质与工艺,几乎无法造出既足够坚固、又能严丝合缝、还可快速开闭的闩机构。强行仿造,恐有炸膛之险,危及士卒。”

    他又指向那膛线:“线膛更是艰难。且不说在长达数尺的铁管内壁均匀刻出此等螺旋阴线何其困难,即便刻成,与之匹配的弹丸又该如何制作?需得弹体柔韧,嵌入膛线而旋转……这……闻所未闻。”

    其他工匠也从最初的兴奋中冷静下来,纷纷附和。

    伯爷的想法是好,但确实远超当下技艺所能及,材料、加工精度、配套弹种……无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陈恪看着众人失望又无奈的表情,却笑了起来,他本就没指望一蹴而就。

    “无妨!无妨!”他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本官说了,此乃远景。路要一步一步走。能想到,便是方向。眼下,咱们还是主攻现实可行之术——后装滑膛炮!”

    他将炭笔丢回石板上:“后装之利,能得几分便得几分!气密难题一时无法完美解决,可否设法减轻?或寻更佳密封材料?即便暂时无法完全杜绝泄气,只要装填速度能显着提升,威力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便值得一试!”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王匠头:“王师傅,你经验最丰,依你之见,若暂不求线膛,只攻后装滑膛,可有较为稳妥的改进路径?首要便是解决那闭锁气密之难!”

    陈恪深知,王匠头绝非应声虫,他敢于直言技术上的困难,但也正因如此,他的建议往往最切实际。

    王匠头闻言,凝神沉思良久,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某种结构。

    忽然,他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伯爷!严丝合缝一时难求,或可另辟蹊径!您看……能否用一楔形铁块,自炮尾侧面强力打入,卡死那预装好弹药的药室?此楔块打磨光滑,与炮膛、药室接口处皆预刻浅槽,嵌入浸油熟牛皮或铜片为垫?虽不能全然气密,或可泄去之力甚微!装时抽出楔块,装入药室,再打回楔块闭锁!虽比不得伯爷图中那般精巧,或许……或许可行!”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侧向楔式炮闩的原理。

    陈恪仔细听着,脑中飞快推演其可行性。

    侧向楔式炮闩!这确是早期后装炮的一种现实解决方案,虽然原始,但结构相对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略低,依靠楔块巨大的压力和软性垫片实现基本密封。

    “好!”陈恪思虑几息,猛地击节,“王师傅此议甚妙!避实就虚,以力补拙!虽不完美,却极可能是一条眼下能走得通的路子!便依此思路,先造一两门样品出来试射!所需银钱物料,即刻拨付!若成,王师傅,你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