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31章 贺表来了(十四)

第531章 贺表来了(十四)(2/2)

若论举荐,臣举荐的是其刚直之性,可任查勘赈务之劳,何错之有?难道因其今日之事,臣昔日举贤便成了罪过?此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顿了一顿,目光毫不避讳地迎向嘉靖帝那探究的视线,语气转而沉痛却无比坚定:

    “至于棺木…海瑞备下一口棺材,便显得忠勇了?臣却早已为自己,为我大明将士,备下了成千上万口棺材!”

    “它们不在哪家店铺后院,而是在苏州城下,抵御倭寇的血火之中!在密云城外,阻击鞑靼的铁骑之前!臣与麾下将士,每一次出征,皆抱必死之心,马革裹尸,乃我辈荣光!此等‘棺木’,臣备得,万千大明忠烈将士都备得!何必等到今日?!”

    这番话,掷地有声,气势磅礴!

    瞬间从讨论海瑞个人“死谏”的悲壮,拉高到了为国赴死的宏大叙事层面,相比之下,陈洪那点阴险的揣测顿时显得猥琐不堪,格局渺小!

    陈恪趁势再次躬身,语气斩钉截铁:“若陛下因臣昔日举荐海瑞之事,认为臣有失察之罪,臣愿领责问罪,绝无怨言!然,若有人欲借此攀诬,臣,万死不敢受!”

    至此,陈恪的目的已然清晰。

    其一,他绝不能允许海瑞这惊天动地的直谏,被简单定性为官场权力斗争的阴谋产物,那是对海瑞人格和信念的侮辱,也是对他陈恪自身格局的贬低。

    他必须将海瑞此举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剥离出来,哪怕自己需要承担部分“失察”的责任。

    其二,他敏锐地洞察到嘉靖此刻陷入了“十面埋伏”般的极度猜忌和恐慌中,身体状态极差。

    而陈恪的权力根基,深深系于嘉靖一身的信任。

    裕王虽是唯一继承人,且和陈恪关系匪浅。

    但裕王对他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于嘉靖对他的看重和扶持。

    一旦嘉靖彻底崩溃或对他失去信任,他的一切经营都将如空中楼阁般坍塌。

    因此,他必须站出来,不是单纯为自己辩解,更是要维护嘉靖此刻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和帝王权威。

    让皇帝感觉到,至少还有他这样手握实权、功勋卓着的近臣,是明确站在皇权一边,而非参与那“逼宫”的想象性阴谋。

    他是在给嘉靖喂一颗“定心丸”。

    眼见陈恪一番话竟将不利局面扭转,甚至隐隐压过了陈洪的气焰,赵贞吉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他连忙扑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忠诚”:“陛下!陛下明鉴!臣身为户部主官,驭下无方,致使出了海瑞这等狂悖不法之徒,无论其是否有人主使,臣都罪该万死!恳请陛下重重责罚微臣,以正纲纪!”

    然而,他的表忠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滑稽。

    嘉靖帝静静地听着,看着,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在陈恪、赵贞吉、陈洪以及伏地不语的徐阶等人身上缓缓移动。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