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425章 走水路

第425章 走水路(1/2)

    陈衍默默看了一会儿,回头“牛叔,二位大人,叫苏定方和薛礼过来,我们找个地方,说一下我对你们的安排。”

    “好!”牛进达当即答应下来。

    几人从高台上下来,牛进达派人去叫了苏定方以及薛礼。

    众人齐坐于营帐内,面前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堪舆图,这是由李世民专门提供的,由大量能人异士,耗费数年时间所制作,详细描绘了大唐以及周边国家的地理情况。

    陈衍专门去求了李世民,复制了一张过来。

    其中,代表渭南县的位置被圈上了红点。

    “事到如今,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们的任务我也早告诉了你们,咱们今天坐下来,先聊聊咱们的基本情况,以及首次出征需要完成的目标!”陈衍环视道。

    大家齐齐点头表示明白,然后正襟危坐,侧耳倾听。

    陈衍手指了指堪舆图上渭南县的位置

    “我们目前处于这里,因需要暗中行事,我给你们准备了九艘大船。这是我请了天下诸多造船师傅,由陛下暗中支持,耗费了几十万贯才打造出来的大船,比大唐目前最好的船更好,更大!”

    “它们现在就停在渭河之上,周围被我派人围了起来,上面装满了足够的粮食、淡水、以及药草等各种物资。”

    牛进达眼露精芒,想起了这么一回事。

    从去年开始,陈衍就在渭河旁一处较为隐秘之地建造了一个不知名建筑,甚至还调回了府兵围了起来,哪怕他去询问陈衍都神神秘秘没说。

    原来在打造新船。

    苏定方拱手道“国公大人,我们是要走水路吗?”

    “对!没错!”陈衍先是肯定苏定方的问题,随后手指一移,点在“林邑”的名字上。

    “林邑国,你们从前或许已经从我只言片语里知道了这个地方,它就是拥有占城稻的地方。”

    “八百人的重骑兵,如果按寻常的办法,想暗中行事,不惊动朝廷主流舆论和地方官府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走水路便是最好的选择,一是我们拥有九艘战船,可以利用船只来装载粮草,得手后运回粮种。”

    “二是我们位于渭南县,靠近渭河的先天优势。”

    “其次,寻常的时候你们可以伪装成我手底下那名船商的商船,我跟陛下还能替你们暗中打通沿途关系,降低暴露的风险。”

    牛进达思忖道“这么说来,走水路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从渭南县到林邑国太远,我们得好好商议一下行军的路线。”

    陈衍目光投向袁天罡与李淳风“国师,太史令,你们认为我们行军路线该如何定?”

    两人对上陈衍的目光,瞬间了然。

    陈衍此举看似在问他们,实则是想让他们拿出一点主将的风范。

    袁天罡思索片刻,伸出手指,从渭南县开始一路往东划过“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渭南县的漕运,向东行进,先抵达江都(今扬州)。”

    “这里是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大唐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在江都或更南方的港口南下,穿过琼州海峡,最终选择在林邑国北部、人烟相对稀少的沿海地区登陆。”

    “此路线节省马力,人马、装备大部分时间由船只承运,避免了陆地行军对马匹和装备的巨大损耗。”

    “而且自从陈先生说要林邑国的占城稻,我特意跟许多他国商人、使臣打听过林邑国的情况。他们周边小国不少,防御力基本上都集中在陆地上,对海岸的防御基本等于无。”

    “若是我们从林邑国北部海岸登陆,必能打他们个出其不意。”

    他的话音落下,牛进达和苏定方等老将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微微颔首,认同了袁天罡所说的路线。

    虽然袁天罡说的比较笼统,只是一个大概的路线,其中必然还有许多细节方面的事情需要商定,但总而言之,此路线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几人立刻便开始了商议。

    坐于首位的陈衍反而安静了下来。

    他本来也没打算插手这方面的事,毕竟对于行军打仗,牛进达、苏定方他们才是行家。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陈衍始终铭记着这句话。

    同样也是后世无数煤老板的人生信条。

    不过,李淳风倒是越听越惊讶了。

    因为跟插不上嘴的他相比,袁天罡竟然能拍着桌子跟牛进达、苏定方他们争吵,最后竟然好像还把这两人说服了。

    李淳风当时就懵了。

    不是,哥们儿?!

    咱们不都是算命的吗?

    你怎么还懂打仗啊?

    你个老小子到底还藏着多少本事?

    倒是陈衍对此早有预料,也不在意他们争吵到唾沫横飞。

    从当初袁天罡跟自己说,他很能打的时候,陈衍就意识到了袁天罡绝对要比李淳风藏的更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