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441章 统一的原因

第441章 统一的原因(1/2)

    五月底,最后一天上午。

    陈衍站在讲台前,面对下面的一群二代学生:“诸位同学上午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今天大概是接下来半个月最后一堂课了。”

    “所以呢,今天咱们讲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李义府没问因为什么特殊原因,举手说:“陈先生,咱们今天依然先讲历史吗?”

    自从上次陈衍讲了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后来便沿着黄帝和蚩尤之后一直讲了下去。

    那些被众人熟知的历史,在陈衍口中总能说出不一样的道理,给出不同的见解。

    更难得的是,陈衍讲的历史相当有趣,跟听故事一样,哪怕是兕子这样的小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

    故此,大家都比较期待历史课。

    “历史啊......”陈衍想了想,问:“你们都想听历史吗?”

    众人齐刷刷地点头,满脸期待。

    他答应了:“好吧,我原先没想讲历史的,既然你们希望我讲历史,那我便讲讲,原本的课留到下个月中讲。”

    陈衍清了清嗓子,沉吟片刻,组织一下措辞,缓缓开口:

    “上次我跟你们说过,历史是一幅宏大的画卷,上面描绘了每个时代不灭的印记,每个时代都有着它的闪光点,也存在它令人难以忘怀的遗憾。”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

    话音刚落,众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秦啊!

    这可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课。

    尽管大秦二世而亡,但谁都无法否认秦的历史地位。

    短短统一后的二世,能讲的实在太多了。

    陈衍微笑道:“说起秦,那么永远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

    “始皇!始皇!连当今陛下同样这么称呼他,你们应该就能明白他的地位。”

    “在座各位都不是愚昧之人,我相信读遍史书的你们不会相信民间对于始皇的评价,有着自己的理解。”

    房遗直止不住地点头,感慨道:“始皇啊,着实令人敬佩。”

    “只可惜......”

    他话未说完,只余下一声叹息。

    其他人哪里不明白他在叹息什么,又在可惜什么。

    说真的,目前,始皇在民间的名声真算不上好,这还算相当委婉的说法了。

    如果你走出门,随便找人问秦始皇怎么样,恐怕十个人九个会回答你两个字。

    暴君!

    这怎能不令人叹息?

    陈衍没管他们怎么想,继续说:“寻常的历史,你们恐怕比我记得都清楚,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其实就是两个字!”

    他转身在小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

    “统一?”

    大家陷入了沉思,不太明白陈衍的想法。

    “对,就是统一!”

    陈衍点头,然后道:“或者说,大秦为什么能统一?而不是当时其他国家?”

    “来,有没有同学回答我这个问题。”

    “因为大秦更强!”李泰毫不犹豫举手道:“在当时,大秦不止是更强,而且是比其他国家强出不止一个层次。”

    “其他六国中,曾经最强的楚国和赵国,虽然仍有相当实力,但已无法与秦国抗衡。”

    “另外四国更不用说了,根本不是大秦的对手。”

    “对!”陈衍先是肯定:“大秦当时确实比其他国家强出不止一个层次,这是大秦能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有没有谁知道,大秦为什么远比其他六国强?”

    在大家陷入思索时,杜构沉声道:“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这个问题,大秦的强盛不是一时之强,而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六世明君以及大量能臣猛将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也有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的说法。”

    “其中最为关键的,毫无疑问是“商鞅变法”,摧毁了世袭领地,建立了最早的官僚制度,极大地加强了国君的权力,使得政令得以高效、统一地执行。”

    “另外,建立户籍制度与连坐法在现在看来虽有些残忍,但加强了对当地的控制,以残酷的刑罚建立起了不再继续内耗的秩序。”

    “军功制度更是不用多说!”

    “在“商鞅变法”之后,大秦可以说妥妥是一个专门为战争而前进的国家,目的就是为了统一。”

    “说得好!”陈衍抚掌,“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的确是重中之重。”

    “可我们今天不讲这个,因为这些你们都清楚。”

    “我们来说说更细节的东西!”

    更细节的东西?

    在场的人疑惑,却也没多问,一个个正坐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陈衍要说到关键地方了。

    “首先,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这个我不用说得太细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