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98章、量罪裁刑

第298章、量罪裁刑(1/2)

    朱慈炅对钱象坤的评价除了胆小,又加上了迂腐二字。他详细指点了一番,也不知这个钱侍郎能不能学会,人才总是不够用啊。

    朱慈炅都有点怀念另一个姓钱的了,钱谦益要是在,老班禅别看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说不定能被钱谦益哄来背《论语》。

    “水太凉”人品不行,但人还是鬼精鬼精的。也不知道平安到达东大陆没有,这个人要是淹死了,其实还是蛮大的损失的。

    熊文灿口才其实也不错,不知道他选的哪条路,按时间算,他应该早抵达埃及了。沈寿崇他们也应该快回来了,也不知道这批福船有没有经受住考验,别损失太多人才是。

    朱慈炅在御书房担心他的大臣,薛红领着房袖、刘娥风一般的闯了进来,那急迫模样把朱慈炅唬得一愣。

    “皇上没事吧?”薛红仔细打量着朱慈炅,有点无礼。

    朱慈炅摊开小手。

    “朕有什么事?薛姑姑怎么不在圣母身边。”

    薛红松了口气。

    “娘娘担心你,叫我来看看。房姑娘和刘姑娘都给你带回来了。”

    朱慈炅一脸无奈。

    “我没事!你们去陪我娘吧,江南戏曲和北方的可不一样,想看就去看,别来打搅我。”

    三人还没回应,刘一燝也闯进来了,不过他比三个宫女稳重多了,见朱慈炅安坐在上,恭敬的先施了一礼。

    “陛下没有受惊吧?”

    朱慈炅咯咯一笑,见到两拨人关心他,他还是很高兴的。

    “刘先生觉得谁能吓唬朕,洪歹极都不行。他见到朕的旗帜就跑,这说明朕比建奴还要吓人一点的。”

    刘一燝捻须陪笑,倒是房袖和刘娥靠近朱慈炅身边,仔细检查了一下朱慈炅的衣着。

    朱慈炅推开房袖。

    “回圣母那里去吧,朕和刘先生有国事相商。”

    三位宫女告退,刘一燝先开口了。

    “老臣刚看到弘载离开,礼部是有什么事?”

    朱慈炅瘪了下嘴。

    “班禅拒绝了由梁叔,不过这事其实不急,大不了拖着。刘先生怎么今天还在内阁忙,没有去听听曲?”

    刘一燝见朱慈炅似乎真没有受到影响,走到檀木圈椅前,望着朱慈炅。

    “老臣可以坐吗?”

    朱慈炅笑了。

    “先生请,王坤沏茶。”

    刘一燝提摆坐好,叹了口气。

    “钱士升也没有去听曲。陛下所说直接提拔宣令,老臣否了。

    他们是十品官,就算越级也最多从八品,否则朝廷纲纪会混乱的,而且他们大多初入官场,没处理过中枢事务,并不能胜任缺职。

    陛下所说直接任用,有些意气用事,所以老臣否了。”

    朱慈炅马上意识到刘一燝是对的,袁继咸超拔的事他还没汲取教训,又乱来,还好有刘阁老查漏补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那就依先生的意思办吧。”

    刘一燝很认真的看着朱慈炅。

    “可老臣也办不好,大明除了开国时的‘空印案’,从来没有需要突然增补一、两百人的先例。今天是太后大寿,廉政部也不休息的,早上一大早就在宫门外又抓了两人。

    老臣很担心这个窟窿就算勉强补上了,马上又漏了。照廉政部这样抓下去,整个南京恐怕都剩不了多少人。”

    朱慈炅皱着眉头,刘一燝说的廉政部积极,他可以理解。毕竟御使已经哑火一年多,压抑了这么久,又有胡萝卜挂在驴鼻子前,他们肯定积极无比,大棒抡得溜圆。

    可是一、两百人这数字的确把朱慈炅唬住了,大明三年才三百多人呢,这是让大明一届科举等于白干,况且看架势还没有完。

    他将面前刚刚摊开的礼部资料合上,又转身拿出他那本从吏部和老东厂整理来的笔记本,取下炭笔,翻看着一堆在野的名单。

    “廉政部可有乱抓人?”

    刘一燝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

    “老臣看过他们的法帖,所谓证据都是先前被抓之人的供词。虽然交代详细,但以常理推之,这种情况下做出的供词,其中绝对少不了攀咬之事。”

    朱慈炅微微一笑,笑中带着苦涩。

    “刘先生,何必自欺欺人呢,朕也看过楚王交上来的文书。他们基本都办成了铁案的,证人证言,赃款赃物,贪腐细节都一清二楚。

    朕已经同意将第一批人移交大理院依法公审了,刘先生也可以安排人去旁听,看看是不是诬陷栽赃。”

    刘一燝摇头,脸色非常凝重。

    “陛下,等等吧。依法,依什么法?他们全部是官,按太祖的规矩剥皮实草吗?可是这也不是国初,天下动荡得很啊。

    陛下啊,为政之道,老臣早给陛下聊过。政事上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平衡中庸也是要考虑的,不是不反腐,而是不能让反腐成为大明的唯一要务。

    这批廉政御史不懂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