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50章 朝为田舍郎

第250章 朝为田舍郎(2/3)

,富商豪绅不愿推广罢了。”

    江瀚听罢点点头,追问道:

    “既然你知道薯类胀气,可有办法解决?”

    吴熙毕竟没真正种过红薯,也不敢妄下结论。

    他只能谨慎地回答道:

    “学生只是略有耳闻,但这类作物毕竟亩产高,眼下大明天灾四起,饥民遍地,对于吃不上饭的饥民来说,有粮食总比啃树皮,吃观音土更好。”

    “先把命吊住才是真的,胀气不胀气的,不是他们现在考虑的事情。”

    江瀚听罢点点头,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算是略有见地。

    “嗯,没有夸夸其谈,算你过关。”

    随后,江瀚直起身子,目光锐利地看向吴熙,

    “剑州梁家村,离你团石村不远吧?”

    “梁庭寺那老狐狸,你可知道?”

    吴熙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道:

    “回大帅,一河之隔,梁家大名如雷贯耳。”

    “梁家不仅占地颇广,而且族学森严,十分排外。”

    “家父在学生年幼时,曾想把学生送去梁家族学,但却被其馆师斥为泥腿子,不配读书。”

    江瀚听罢,笑容更盛:

    “哦?竟然还有这等渊源?!”

    “那我问你,如果我派你去剑州分管农政水利,你该如何去做?”

    吴熙听罢有些诧异,难不成大帅对梁家有想法?

    江瀚毫不遮掩的点了点头:

    “没错,这梁家看似毕恭毕敬,实则不怀好意。”

    “你觉得我为什么要特开恩科?无非就是这些进士、举人家族不肯合作罢了。”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吴熙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悸动。

    大帅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自己去对付剑州梁家。

    如果自己答得好,说不定真能一飞冲天。

    他沉思良久,梁家作为京师中有人为官的进士家族,在剑州盘踞百年,根深蒂固。

    但如今世道变了,梁家最大的靠山大明官府,已经被从保宁府彻底剪除。

    大帅所虑,无非是直接动手,会落个屠戮乡贤学子的恶名,于日后招贤纳才,统治四川不利。

    吴熙仔细回忆着在梁家族学外受到的羞辱,以及他这些年在梁家村的所见所闻,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回禀大帅,”

    半晌后,吴熙终于抬起头,拱手道,

    “梁家势大,乃百年积威。”

    “然而其根基无非是土地家财、奴仆义子和乡党百姓的拥戴。”

    “可如今梁家已经失了官身权势,便如同拔了牙的老虎,空有其表。”

    “如果让学生出马,对付梁家,我首先会分化梁家一族与梁家村村民。”

    “先令梁家人外无援军,再依律剪除其内部爪牙,遣散奴仆义子,并依律罚银。”

    “最后再使计让梁家上下族人反目,这样几招下来,任谁来看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吴熙说完,再次深深一揖:

    “此乃学生浅见,都是基于学生日常所见和大明律例,具体施行,还需大帅定夺。”

    江瀚沉默了半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如电,审视着下方这个年轻的落魄秀才。

    “很好,你的想法和我差不多。”

    “我此前已经派人去梁家村了,你回去再仔细想想,该如何施行。”

    “收拾梁家只是其一,牧守一方,保境安民才是关键。”

    “行了,天色都快亮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吴熙并未立刻告退,而是再次深深一揖,语气诚挚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敬仰:

    “大帅胸怀丘壑,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次恩科,拔擢士子于寒微,启用吏员重实干,有如此人杰,我保宁府上下甚幸,百姓甚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连江瀚听完也心中暗自得意。

    他挥了挥手,放声大笑:

    “去吧,有好事等着你。”

    江瀚召见完吴熙后,只隔了一天,便把恩科中试的榜单放了出去。

    州衙仪门外,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百姓。

    大家都垫着脚,伸着脑袋,想看看到底是哪家才俊脱颖而出。

    至于选出来的是大明的才子,还是反贼的才子,谁还管那么多,看个热闹就够了。

    仪门外,一面巨大的朱漆木牌高悬,上面蒙着耀眼的红绸。

    最前头的空地被清了出来,以供各路学子立足。

    知府曾瑞立于阶上,目光扫过下方或期待或忐忑的众人,最后在人群前的吴熙身上略作停留,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恩科取士,为军抡才!”

    “经大帅亲阅,本科共取中各州府俊杰六十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