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76章 汉王大婚

第276章 汉王大婚(2/4)

内万人空巷,彩灯高悬。

    吉时已到,汉王府中门洞开。

    虽然依照礼制,江瀚不需要亲自前往迎娶,但他派出的迎亲队伍阵仗极大,尽显殊荣。

    以董二柱、黑子两位大将为首,李老歪、邵勇、曹二、李自成等一众心腹悍将悉数披红挂彩,担任迎亲使。

    他们身后,三十六件卤簿仪仗(旗、鼓、锣、伞、幡、幢)森然排列,鼓乐手高奏《庆婚乐》,八人抬的红缎镶金迎亲轿熠熠生辉。

    “他娘的,老子打了一辈子仗,头一回干这活儿,比攻城还紧张!”

    李老歪摸着脑袋上的红花,咧着嘴对旁边的邵勇嘀咕道,引得周围将领一阵哄笑。

    邵勇则整理了一下衣袍,沉稳笑道:

    “今天是大王盛事,也是我等荣光,都精神着点!”

    李自成看着这热闹场面,粗犷的脸上也难得露出笑容,对身旁的曹二说道:

    “嘿嘿,大王果然气派!”

    这群沙场悍将此刻混在仪仗队里,虽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却个个昂首挺胸,与有荣焉。

    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百姓和军卒,孩童们肆意争抢散在地上的小铜板。

    锣鼓喧天,唢呐高亢,队伍所过之处,欢声雷动。

    百姓们不仅是在为汉王庆贺,更是在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队伍行至王家府邸。

    王家宅院内,早已备好了辞亲宴。

    王承弼夫妇身着礼服,率领全家恭敬等候。

    新娘王翌颍在侍女搀扶下走出,她身着亲王妃等级的青色翟衣,翟鸟纹样华美端庄,头戴的凤冠珠翠流苏,璀璨夺目。

    虽因团扇遮面看不清全貌,但那挺拔窈窕的身姿和隐约可见的精致轮廓,都让观礼众人惊叹不已。

    王承弼上前一步,看着即将出嫁的女儿,眼中既有不舍,更有无比的欣慰。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依礼叮嘱道:

    “翌颍,今日之后,你便是汉王妃。”

    “嫁入王府后,自当敬夫婿,孝姑舅,恪守妇道,勤谨持家,毋负王恩,毋坠我王氏门风。”

    (姑舅在古代特指丈夫的父母,即公婆,《尔雅·释亲》中有记载“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待王承弼说完后,他的夫人张氏则上前,轻轻握住女儿的手,声音哽咽地补充道:

    “女儿,到了王府,记得好生侍奉大王,打理中宫,务使夫妻和睦……”

    她顿了顿,将万千不舍化为最简单的祝福,

    “娘只愿你无病无灾,平安顺遂。”

    说罢,忍不住用手帕拭了拭眼角。

    王翌颍隔着团扇,低声应道:

    “女儿…谨遵父母之命。”

    “必不负双亲养育之恩,不负大王青睐之德。”

    随后,她依礼哭辞,由父亲王承弼亲自搀扶着,一步步送入迎亲轿中。

    接到了王妃,赵胜拱手拜别王家人,随即朝着身后的众将抬手大喝:

    “起轿!回府!”

    几个将领和一旁的亲卫闻言,立刻上前抬轿,高兴地唱喝道:

    “走咯,把新娘子抬给大王!”

    在一阵吹吹打打中,迎亲队伍很快抬着轿子,抵达王府正门。

    因为江瀚母亲已故的缘由,所以由新娘母亲张氏上前,为女儿揭开轿帘。

    侍女搀扶王翌颍下轿,先跨火盆寓意驱邪,随后踩米袋寓意代代相传。

    在侍女的搀扶和迎亲队伍的护送下,王翌颍缓缓踏入王府正厅。

    正厅内,天地案与宗庙案香烟缭绕。

    江瀚身着赤色龙纹冕服,威严英挺,立于案左;王翌颍一身青色翟衣,温婉贤淑,立于案右。

    在礼官的高声唱赞下,婚礼正式开始。

    首先是拜天地,夫妻二人向正中间的天地案三叩首大礼,礼官则在一旁诵读《祭天祝文》。

    然后是拜宗庙,队伍移步至王府圜殿,向江瀚父母牌位行叩拜礼,由赵胜代读《告庙文》,禀告先祖纳妃之事。

    如果江瀚的父母仍然在世,还需向其行四拜礼,献奉茶礼,随后父母回赠玉佩。

    但现在只能一并省略。

    祭拜完了宗庙,便是夫妻对拜。

    江瀚和王翌颖二人转身,相互对拜,象征夫妻相敬,地位对等。

    拜堂礼成,在一众文官武将的恭送声中,新人在内侍官和侍女的引导下,被送入精心布置的东宫(新房)。

    此处原是一空置大殿,如今被彻底修缮一新,作为汉王与王妃的寝宫。

    通往新房的廊道铺着红毯,两侧侍立的宫女内监皆垂首恭立。

    就在四下无人注意的时刻,江瀚借着宽大袖袍,悄然握住了王翌颖微凉的小手。

    王翌颖身子微微一僵,下意识地想抽回,却被江瀚牢牢握住。

    更过分的是,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