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91章 在营中的第一夜

第291章 在营中的第一夜(2/4)

面的士兵则跟着一字一顿地念。

    哨官见郑芝凤感兴趣,便开口解释道:

    “这是晚饭后的常例,也是大王定下的规矩,叫识字扫盲。”

    “扫盲?”郑芝凤对这个词感到陌生。

    “是啊,”

    哨官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咱们军中,特别是新补入的弟兄,十有八九原先都是苦出身,别说写字,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

    “大王说,光知道打仗冲杀还不行,要尽可能的多识字,这样才听得懂道理。”

    “军中有硬性规定,每天晚饭后,只要不行军打仗,都要有识字的掌令、老兵教大伙认字读书。”

    “他们手上的册子,就是大王亲自编订的《新军条例及掌令训导纲要》”

    郑芝凤屏息静气,仔细看着眼前的景象。

    略显昏暗的灯光下,这群面色黝黑,满脸风霜的士兵,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上的册子,并跟着前头的的掌令,逐字逐句地朗读着上面的内容。

    时不时还有人举起手,扬了扬手上的册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虽然都是些简单词句,以及一些日常用字,但前面的掌令还是会耐心地一一解释。

    偶尔有人读错了,还会引起一阵哄笑,然后又红着脸,在掌令的纠正下重读。

    看着这一幕,郑芝凤只觉得心头有点发堵,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他回想起自家的水师队伍,那帮水兵们平日闲暇时,不是在赌钱吃酒,便是想着去哪寻欢作乐。

    军中争强斗狠是常事,而军纪则主要靠兄弟义气,宗族关系,以及严厉体罚来维持。

    不管是大哥郑芝龙还是他郑芝凤,郑家从上到下,从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打仗就行了,其他时间还管这么多干嘛呢。

    相比之下,汉王军中这股浓厚的识字风气,以及严明的纪律,都让郑芝凤感到十分向往。

    他摇摇头,不再多看,便让哨官继续引路。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中军大帐外,通禀过后,郑芝凤等人被请了进去。

    帐内灯火通明,一位年轻的将领正站在舆图前。

    他头戴网巾束发,穿着一身靛蓝色的棉布箭袖袍,腰束牛皮革带,脚上蹬着一双黑布靴。

    虽然衣着简单,却显得干净利落,英气逼人。

    郑芝凤眼前一亮,立刻上前拱手笑道:

    “这位想必就是李定国李游击吧?”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在下郑芝凤,冒昧来访,打扰将军了!”

    说着,他习惯性地使了个眼色,让身后随从捧上礼物。

    李定国转过身,拱手还礼,语气镇定:

    “郑先生客气了。”

    他看了一眼礼物,立刻摇头拒绝,

    “先生厚意,在下心领了。”

    “但军中有严令,不得私收财务,还请先生不要让我难做。”

    郑芝凤再次碰壁,心下苦笑,只得摆摆手,让随从收回礼物。

    李定国也不废话,立刻切入了正题:

    “郑先生的来意,邵总镇已经说明。”

    “不知道先生想怎么观摩?如果不嫌弃,可以随在下一起行动。”

    郑芝凤连忙摆手:

    “不敢叨扰将军处理军务。”

    “在下是想……能否深入到下面士卒之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切实体验一番贵军的生活?”

    李定国闻言,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郑芝凤华贵的衣着,迟疑道:

    “这……郑先生,我军三日后便要拔营起寨,偷渡乌江,夜袭敌营。”

    “此行不仅艰苦,而且风险极大,对前线士卒而言,生死往往只在瞬息之间。”

    “先生确定要去前线队伍?”

    郑芝凤听他这么一说,非但不惧,反而更加兴奋起来。

    他拍着胸脯,夸下海口:

    “李游击放心,不就是渡江夜袭嘛?”

    “不瞒你说,海上疾风骤雨、跳帮近身肉搏的日子我也没过少经历过。”

    “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请将军成全!”

    李定国见他十分坚决,也不再劝阻:

    “那好,我这就给郑先生安排。”

    他随即招来亲兵,吩咐道,

    “带郑先生和他的随从,去赵老八那个小队。”

    “告诉他,一切照旧,无需特殊对待。”

    郑芝凤闻言大喜,连连抱拳道谢:

    “多谢李将军!”

    很快,李定国的亲兵领着郑芝凤几人,穿过一片片整齐的营帐,来到了位于北面的一处帐篷外。

    “赵老八,有事交代!”

    亲兵朝里面喊了一声,很快,一个光着膀子、浑身带伤的汉子掀开帐帘,走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