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这一去,将是天高海阔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这一去,将是天高海阔(1/2)

    驴市胡同不大,住的基本上都是京城里做小买卖的生意人。

    达官贵人?根本就不会往这儿凑。

    这胡同为啥叫驴市胡同呢?一句话概括,就是因为这儿赶驴运货的人比较多。

    甄演就住在驴市胡同的一个一进小院里。

    这种一进小院在京城若是购置少说也得一百多两银子,不过甄演是租住在这里的。

    一百两银子,对他一个太仆寺的员外郎而言,还真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他还真掏不出来。

    他一年的俸禄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余两,而且家里还有五六口人等着他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他这个人呢,脾气有点倔,所以在太仆寺当差又不屑于与人虚与委蛇,人缘一般,平时也不怎么受重用。这次的京察,差一点就被刷下去了。

    为啥非要写那“天下第一奏疏”?原因就在于,他觉得自己前途无望。

    看着以前的同僚一个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加官晋爵,他心里憋得慌。

    最让他意难平的是,如果这些人是他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些平步青云往上爬的人,都是他压根儿就看不上眼的庸碌之辈。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和他甄演差了一大截呢!凭什么耀武扬威地爬到自己头顶去了?他甄演又不差!

    所以,思前想后,他横下心来,接受了这个拿命一搏的机会,干脆赌一把。

    可这奏疏一递上去,他就有点后悔了!

    他没有亲自接触过皇帝,但是史书上关于皇帝的记载还少吗?

    喜怒无常,说杀就杀!

    想着这些关于皇帝的描写,他越想越怕,越想越慌,甚至他还有些埋怨自己:干嘛非要被人当枪使,走这步险棋?

    可事到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给皇帝上书,哪还有收回的理儿?

    在上书之前,他就让人买了一副棺材搁家里。递上去之后,又把底稿拿给不少友人们看。

    不管是福是祸,先把声势造出来再说!完成这一切之后,他就开始呆在家里闭门不出。

    说白了,就是等。

    逃?想都别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里等着乾熙帝的雷霆之怒。

    要是皇帝真发了狠,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可是,乾熙帝真的会做出比那位嘉靖皇帝还要狠厉的事吗?

    他不是太相信,所以表面上还得装作镇定自若!

    可是等得越久,心里越没底儿,每天夜里都会被噩梦惊醒。

    他不止一次的后悔,自己怎么就听了别人的怂恿,写了这要命的折子呢?

    可是,再后悔也没有用。

    他不但收不回奏疏,而且,还不敢把那个鼓动他的人说出来。

    说了,那性质就变了—从“忠良直谏”变成了“图谋不轨”,那可真是自寻死路。

    就在这难捱的煎熬之中,乾熙帝的命令传了过来:

    三日之后,陛下将在小汤山的行宫之中,让太子和众位皇子对他的“天下第一奏疏”当面进行批驳。

    让他三日后准时到小汤山!

    还有,这次批驳,在京师的四品以上官员可以旁听。

    乾熙帝其实挺在意这个事儿的,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在意,所以,特意选在小汤山,还只准四品以上官员旁听—

    既想让更多人看见甄演被诸位皇子批的体无完肤,哑口无言,又怕万一太子输了,场面难看。

    听到这个命令,甄演反倒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对甄演来说,皇帝的这道旨意就像悬了许久的铡刀,终于落了下来。

    他知道,家里暂时安全了。

    他更知道,自己这一把赌对了,乾熙帝是一个要脸的人。

    他没有对自己乱杀一气,而是和那位嘉靖皇帝一样,选择了批驳。

    只不过,嘉靖皇帝靠的是和他并不是一条心的群臣,而乾熙帝靠的是儿子。

    一来,他这天下第一奏疏奏的就是乾熙帝太宠儿子。

    这二来嘛……谁让人家乾熙帝儿子多呢?

    “老爷!不好啦!”

    家里唯一的仆人甄忠慌里慌张地跑进来道:“老爷,家里没米了,我想出去买米,可是,有人拦着不让我出门!”

    “这可怎么办呢?”

    “谁拦着?”甄演平时不管家务,可是家里没米下锅不行啊。

    没米连他都得饿着!

    甄忠道:“几个年轻人,穿着便衣,可我总觉得他们像是当差的。”

    听甄忠如此一说,甄演心里就有谱了,抬脚就往外走:“走吧,我去看看!”

    还没出大门,就见十几个年轻人迅速围拢过来。

    领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英武男子,见甄演出来,客气却坚决地道:“甄大人,请不要让我等为难哪!”

    这句话,大有深意:我们认得你,你也该知道我们是干嘛的。

    甄演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