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试探赤峰地区鬼子的虚实后,刘腾杰当即召集了部队。
发展到如今,先遣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两千五百人的大关。
武器装备在打通了集宁地区的运输线后,后方的武器弹药能够顺利运过来。
虽然重武器难以运输,只运过来了轻武器。
但对于先遣队来说,这些武器足够了。
先遣队的战略目的,只是深入赤峰地区开展工作,发展根据地,打好群众基础。
并不用像主力部队那样和鬼子的大部队决战,也不用坚守阵地稳固防区等待鬼子的进攻。
他们的作战方式,还是采用了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没有重武器,对于先遣队来说影响不大。
刘腾杰召集了政委,参谋长两人,三人开始商量如何执行指挥部的命令。
“情况就是这样,指挥部要求我们尽快对鬼子发起试探性进攻,刺探鬼子的虚实。”
“要是我们打探出了鬼子的虚实,那么指挥部就能更好的进行战略部署,应对鬼子大部队的进攻,打好这场战役。”
“咱们的任务非常重要,我们就算把队伍打光了都要不折不扣的完成。”
刘腾杰一开口,就定下了基调。
其余两人对此持有一致的意见,没有异议。
这次的战役太重要了,涉及范围之广,兵力之多,堪称一场可以改变战略格局的战役。
三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考验的革命战士,深知自己的使命。
“好,现在意见一致了,我们就该考虑打哪里,怎么打了?”
刘腾杰开口说道。
“要想试探清楚鬼子的虚实,咱们打的地方,必须是鬼子的重要设施,要能够打疼鬼子。”
“在整个赤峰地区,符合条件的只有两处。”
“一处是鬼子的飞机库,这里防卫森严且易守难攻。”
“一处是赤峰火车站,这是叶赤线在赤峰地区的站点,该线路连接它与锦承铁路相连,共同构成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西南部的重要战略交通网络。”
“在我看来,我们的进攻地点,更应该选在赤峰站。”
“这里距离我们更近,地形上也更利于进攻。”
“同时,这也是鬼子军事运输枢纽,是鬼子向热河输送兵力、物资的关键通道。”
“我们打了这里,更能试探清楚鬼子的虚实。”
参谋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身为参谋长,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充当指挥员的“幕僚”,为指挥员分析局势制定计划。
参谋长的提议,得到了刘腾杰和政委邓峰的一致同意。
在他们心里,也认为打赤峰站比打飞机库要好。
鬼子的飞机库,因为抽调了大量的飞机前往太平洋战场。
赤峰地区的这个飞机库,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
只剩下三两架破烂的侦察机,平时侦察一下维持体面。
打飞机库的收获,远远不必说打火车站。
铁路运输,终究是这个时期的运输主力,重要性要比飞机高很多。
“嗯,那咱们就打赤峰火车站吧,事不宜迟,今天晚上就准备出发。”
“现在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
刘腾杰一锤定音。
制定好进攻计划后,刘腾杰当即将情况汇报到了指挥部。
陈铭收到电报后,对于先遣队的作战计划和目标,没有其他的意见。
他身在朔县,远离赤峰地区,对于该地区的了解肯定不如刘腾杰这个先遣队大队长。
对方既然觉得打火车站更好,那陈铭肯定会支持的。
得到了指挥部的同意后,刘腾杰当即进行了简单的战前动员。
向先遣队全体指战员说明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做完动员后,就带着部队连夜出发。
赤峰站距离先遣队的大本营有足足五十公里。
好在赤峰地区三月份的黑夜时长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足足达到了十二点五小时。
五十公里的行军,十二个半小时足够的。
先遣队的底子是侦察营,大部分干部都是侦察兵出身。
对于部队战士的体能要求很高,加上长期的敌后游击作战,练就了一身长途奔袭的本事。
经过十个小时不停歇的行军,先遣队一千九百八十名战斗人员,顺利抵达了赤峰站外围三公里的山林当中。
如此快的行军速度,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冬天路滑,加上天黑后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
加上防止鬼子发现,战士们行军时连火把手电筒都没有打。
完全是靠着前方的战士拿着布蒙住的手电开路,后方战士拉着前面的人连成串保证不掉队。
如此急切加上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