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嘭!”
“.”
先遣队的迫击炮连最先发起了炮击,直接朝着火车站内抛射着炮弹。
迫击炮连装备了六门迫击炮,其中两门82毫米迫击炮,四门60毫米轻型迫击炮。
刚才的枪声已经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已经引起了火车站内日伪军的警惕。
然而因为先遣队在声音响起后立即发起了进攻,速度非常快,时间非常短暂。
炮击开始时,火车站内的日伪军都没有太多的躲避时间。
一时间,炮击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可惜因为火炮数量少,口径也不大,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亡。
两轮炮击下来,也就打死了六十余名日伪军。
不过,这次进攻的主力可是步兵。
接着炮火的掩护,步兵部队也不用继续潜伏前进了,直接呈冲锋队形,快速向火车站突击。
炮击结束的一瞬间,冲在最前方的战士就与火车站内的日伪军交上了火。
且因为日伪军躲避炮击,火力强度优先。
一部分战士直接冲进了火车站,借助地形躲避在暗处,用精准的枪法掩护大部队的进攻。
火车站内的日伪军被打得抱头鼠窜,陷入了混乱。
实在是警戒系统太废了,竟然让敌人的步兵拉倒了这么近的距离。
一个冲锋就有一部分敌人冲进了火车站。
加上火车站外的大部队,他们现在是内外受敌。
日伪军如此差劲的表现,除了与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以外,还与他们战术僵化有关。
鬼子擅长主动突袭,但遭遇反向突袭时反应迟缓。
例如诺门罕战役中,鬼子夜袭部队被苏军侦察分队发现后,遭重炮覆盖却无法及时撤退。
原因则是鬼子强调“全员服从固定流程”,士兵缺乏独立应变能力;
军官机械执行命令,忽视战场实时变化。
鬼子战斗意志依赖“从众心理”,一旦突袭打破原有节奏,士兵易陷入“无指令即混乱”状态。
当然,先遣队进攻如此顺利,也与火车站内日伪军数量不多有关。
那两个调动的鬼子关东军,的确是真的没有搞什么阴谋,确实调动到了武城。
这导致成分地区的防御力量减弱,鬼子的数量减少,相应的伪军数量变多。
加上防御火车站的也不是什么鬼子精锐,这就导致了战斗力严重下滑。
战斗打了大半个小时后,先遣队依靠兵力优势加上突袭,基本控制了大半个火车站。
只剩下少数几个永固碉堡啃不动。
因为缺少重武器,刘腾杰拿这些碉堡也没什么办法。
“咱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刺探清楚了鬼子的虚实。”
“别管这几个碉堡了,将火车站内的物资全部炸毁后,立马撤退。”
“再不撤鬼子的支援就要到了,到时候被咬住就不容易撤了。”
刘腾杰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他们先遣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没必要继续硬磕鬼子的永固碉堡。
“是。”
命令下达后,先遣队的战士们开始有序撤退,只留了一个连的战士继续牵制火车站内剩余的鬼子,同时炸毁物资。
在先遣队成功撤入山区后,鬼子的支援也到了。
一开始鬼子还想追击,结果又被刘腾杰在一处山坳打了一场伏击后,只能悻悻离去。
他们也不想放弃,可是因为兵力薄弱,无法支持他们在山区歼灭先遣队这支队伍。
要是继续追下去,再被打几场伏击或者落入包围圈,那他们就完蛋了。
所以哪怕再不甘心,追击的日伪军也不得不撤了回去,收拾火车站的残局。
看到鬼子追击队伍撤退后,刘腾杰也长舒了一口气。
他也不想再和鬼子继续打了,长途奔袭加上高强度战斗,先遣队的战士们也已经到了极限,基本上不剩下多少战斗力了。
最后这次伏击,其实也是在虚张声势。
要是鬼子死命追击,刘腾杰就不得不留下一部分队伍断后掩护大部队撤离了。
但这种命令,身为一个指挥员,要是下达的话,比用刀割他的肉还让他心疼。
因为这意味着断后的部队基本要宣告牺牲了。
好在鬼子兵力的确空虚了,没有敢继续追,这才让先遣队顺利脱险。
脱险后,刘腾杰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道了指挥部,让指挥部知道赤峰地区的情况。
越早知道情况,指挥部就能越早进行调整,胜算也就越大。
相比于先遣队,晋绥热察的大部队显然更为重要。
那是动辄涉及数万人乃至于数十万人的大事。
汇报完毕后,刘腾杰带着部队,前往就近的一处隐蔽山谷里修整,打算恢复战斗力后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