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次作战,他们第五十七师团打得太难看,要不是第十四师团及时赶来,他们将会彻底成为笑柄。
所以对于第十四师团长野田的看似是商量的命令,楠木只能执行。
带着自己第五十七师团的部队,开始执行迂回包抄的战术。
前面说过,这是鬼子最喜欢的战术,经久不衰。
鬼子昨夜迂回拿下白毛沟,从后面包抄弥陀山的战术,同样取得了成功。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鬼子第十四师团长并没有改变战术的想法。
甚至是直接明牌,我就是要迂回包抄你,你要想不被包抄,只能继续后撤。
鬼子继续使用的战术,丁伟并不意外。
“告诉黄土沟,寿阳村的部队,边打边撤,层层阻击,制造兵力不济的假象。”
“只有让鬼子相信了自己是因为实力才拿下的丰镇,他们的警惕性才会更小。”
丁伟淡定的下达着命令。
“是。”
战火覆盖了整个丰镇周边地区。
鬼子第五十七师团虽然实力受损了很多,但依旧有大量的生力军。
同时,这一次他们是知耻而后勇,企图依靠这一战,洗刷他们在弥陀山战场的耻辱。
所以在黄土沟方向的进攻,打得异常凶猛。
甚至以丙种师团的实力,打出了接近精锐乙种师团的气势。
不过,在丁伟的命令之下,丰镇右翼的黄土沟,寿阳村的部队。
面对鬼子的凶猛进攻,有条不紊的执行着阻击的任务。
抵挡一个实力受损的丙种师团一天的时间,这个难度不算太大。
何况黄土沟,寿阳村的地形,要比弥陀山防线好得多。
在不缺少资源的情况下,阻击战绝对是丁伟部队的强项。
于是,鬼子第五十七师团的进攻,虽然在持续的推进着战线,却并未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部队,就像一块会自己翻转的磁铁一样。
靠近了对方,对方就会往后退,利用斥力阻碍他们的快速突进。
可要是暂时停下了准备进攻,对方又会翻转回来,利用吸力贴上来。
这让鬼子难受无比,蓄力一拳打出去,打不到人。
收拳的时候,对方又会快速贴身,逼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出拳。
可仓促出拳,又能有多少力量呢?
一线的鬼子士兵和军官,被这种打法搞得心力交瘁,原本的气势也慢慢被消耗。
不过鬼子第五十七师团长却没有受到影响,反而非常高兴。
“八路改变了打法,看似战术灵活,实际上却是为了掩盖兵力不足的弱点。”
“只要我们坚持进攻,成功迂回包抄到丰镇的后方,丰镇必然会被我们拿下!”
鬼子第五十七师团师团长信心满满的说道。
之前弥陀山战场,八路守卫阵地誓死不退选择硬碰硬的打法,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然而经过昨晚的突袭后,八路的“韧性”就没了。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昨夜的突袭,八路损失过大,同时仓促溃退想要重新恢复组织度需要不少时间。
消息传达到鬼子第十四师团部时,鬼子第十四师团长同样认可了鬼子第五十七师团长的结论。
从岗村那里传回来的消息,丰镇,集宁,归绥地区的兵力。
满打满算只有三个楚云飞的兵力。
这点兵力要布防归绥,集宁,丰镇三处防线,兵力是非常紧缺的。
之前几天的战斗,他们不知道八路的具体伤亡,不过不会少于三千。
而昨夜的突袭,鬼子同样没有在阵地上找到八路的尸体,只能根据阵地里遗留的弹药,军帽等物资,推断一个大致的伤亡数字。
根据这些物资,还有昨夜八路大面积溃退的表现,鬼子第十四师团师团长推测。
自打战斗打响以来,八路至少损失了一个半楚云飞的兵力。
这就意味着,丰镇,集宁乃至于归绥的八路数量已经不多了。
侧翼第五十七师团的战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想到这里,鬼子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心里的信心更强了。
“命令野炮第20联队,调转炮口,支援第五十七师团的进攻,务必于今天天黑之前,成功迂回至榆县沟,包围丰镇的八路守军。”
鬼子第十四师团师团长下令道。
“嗨依!”
随着鬼子野炮第20联队的加入,侧翼第五十七师团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
只是,在榆县沟处,却遇到了丁伟部的顽强阻击,一直推不进去。
对此,鬼子并不意外。
要是榆县沟也被拿下了,那么丰镇的八路就彻底被包围。
八路的抵抗强烈一些非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