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她的护卫 > 第二十四章 对父亲的羞辱

第二十四章 对父亲的羞辱(1/2)

    不是卫崔的儿子?

    这话让室内诸人都看过来,有人震惊有人不解,但也有人意味深长,显然也听过这种传闻。

    “有传言说他是赵谈……”那官吏接着说。

    知府轻咳一声:“别胡说八道。”

    “大人,不一定是胡说八道。”意味深长的那位官吏小声说,“当初赵谈把持朝政,卫崔兄弟三人都在其手下为官。”

    “是啊,后来卫家两个兄弟死在赵谈手里,卫崔万幸逃脱,回到陇西,立刻就反了赵谈。”知府没好气说,“两人之间不就是这样的关系?”

    “大人,当初卫崔一个人逃走了,妻子还在京城。”先前的官员小声说。

    卫崔跑了,又反了,赵谈怎能不大怒,必然要祸及妻儿,但…….

    “后来赵谈死了,陛下进京,发现卫崔的妻子竟然还活着,还带着一个幼子,于是把卫崔的妻子和儿子都送回陇西……”那官员接着说,说到这里挤眉弄眼,“卫家都没让这妻子儿子进家门,直接别院另养。”

    “据说当初卫崔的妻子是委身赵谈才保住了命。”另一个官员忙跟着说了句。

    所以卫崔这幼子是谁的,真说不准。

    前朝乱世好似上辈子那么遥远,但其实也才过去不到二十多年,很多事很多人一回想就能瞬间记起。

    知府再次重重咳嗽一声:“好了,别说了,你们真是……”

    他带着几分不安看向门窗。

    “其他时候私下议论倒也罢了。”

    “卫矫在这里呢。”

    虽然这里是他的起居室,外边有他的亲信驻守,但绣衣神出鬼没。

    室内瞬间安静了。

    夜风摇曳,枝叶乱晃。

    灯火明亮的府衙大堂里,卫矫神情懒懒倚着桌案,手握着笔在纸上有一下没一下的写着什么。

    “哦,他们在议论我的出身。”他说。

    一个绣衣神情阴沉,带着恼火:“都尉,属下把他们抓起来。”

    卫矫没回答,而是看着他说:“虽然我的确被赵谈养了五年,但我真是我爹的儿子,我爹从京城逃走的时候,我都快两岁了,我的抓周宴是我爹亲自给我过的。”

    这是在给他解释吗?绣衣卫士有些激动又有些生气:“都尉,我知道的,我们都知道的,那些人就是故意污蔑都尉你。”

    说罢转身要走。

    “我这就去割掉他们的舌头!”

    “不用。”卫矫制止他,“让他们说罢。”

    绣衣有些不解:“可是,他们羞辱都尉……”

    卫矫对他摆了摆手:“说我不是我爹的儿子,不是羞辱我,是羞辱我爹。”

    羞辱父亲,当儿子的更不能忍吧,更要为父出口气,绣衣忍不住要再开口。

    卫矫坐直身子,先开口。

    “而这些羞辱,是我爹该得的。”

    他说罢嘴角弯弯一笑,神情愉悦。

    绣衣卫士要说的话咽了回去,都说他们绣衣卫阴冷不可直视,都尉卫矫与他们不同,总是眉眼带着笑意,只是,这样的都尉他们却不敢直视。

    笑着的卫矫没有魂灵,像一具空壳。

    “都尉,明日还继续查……”绣衣忍不住换个话题。

    卫矫收起了笑:“已经打草惊蛇,该跑的都跑了,暂时不用追,回去吧。”

    说到这里又叹口气。

    “没抓到人,对不住陛下啊。”

    “那就挑个案子抄个家,让陛下高兴高兴吧。”

    ……

    ……

    深秋的京城,几场雨后,添了寒意。

    随着晨雾散去,进出城门的人车马更多。

    突然一向秩序井然的城门变得拥挤。

    城门卫们里外散开,将进出的人车马驱赶到两边,让大路清空。

    “这是怎么了?”

    “谁要经过。”

    “是绣衣。”

    很快民众们得知缘由,原来是绣衣使卫矫查案归来。

    “这次又是哪个倒霉蛋?”

    “一会儿就知道了,卫矫的习惯嘛,一定要游街示众。”

    民众们也不再急着赶路,议论着张望着,等着看被押送回来的囚犯。

    但也有不想看热闹急着出城的人。

    城内三辆车刚转出巷子就被街边的人堵住。

    “怎么停下不走了?”

    一个仆妇掀起车帘,皱眉不悦。

    仆从忙说:“路被堵上了,说是等绣衣带囚犯进城。”

    仆妇也看到了前方城门前站着拦住路的兵卫,放下帘子对内里的转述,旋即又掀起帘子,将一张名帖递出来。

    “去跟城门校尉说一下,今日去大觉寺祭奠,时辰都是定好的,不能耽搁。”

    仆从应声是接过名帖挤到前方,跟拦着路的兵卫说了几句话,便被带到一个武官面前,武官接过帖子看,对几个官兵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