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07章 军民一家亲,丰厚的奖励,李云龙敬佩:唯江晨马首是瞻!

第407章 军民一家亲,丰厚的奖励,李云龙敬佩:唯江晨马首是瞻!(1/3)

    此时。

    太原城东门的硝烟终于被北风卷散。

    城墙缺口处的焦木还冒着青烟,独立纵队的红旗却已牢牢插在城头。

    红底黄星在铅灰色天空下格外醒目。

    随处可见的八路军战士,站满了城墙上。

    似乎在“炫耀”着他们的战绩。

    今天对于独立纵队来说是个摘入史册的好日子。

    值得庆祝。

    此时。

    城内迎泽大街上已挤满了百姓。

    老人们拄着磨得发亮的拐杖,妇人怀里揣着用布包好的干粮。

    半大的孩子扒着街边断墙,眼睛直勾勾盯着城门的方向。

    连冻得通红的小手都忘了搓。

    但热情丝毫不减。

    王大娘把六岁的小宝往怀里又裹了裹,棉袄袖口磨出的棉絮沾着雪粒。

    她望着城门的眼神里,一半是急切,一半是后怕。

    三年前日军占城那天,她男人是城根下的铁匠。

    只因不肯给日军打造马掌,被两个挎着军刀的鬼子拖到巷口打昏,抬回来没三天就咽了气。

    这口气……他一直咽不下。

    家里那点存粮被抢得精光。

    她带着小宝靠挖野菜、捡日军马厩里的谷糠过活。

    有次小宝饿极了,偷摸去日军粮站掰了半块窝头,差点被狼狗撕了腿。

    还是邻街的张大爷跪下来求情,被鬼子踹了两脚才把人抢回来。

    这一路走来太难了。

    今天……总算熬过来了。

    “大娘,您说八路军咋还没来啊?”

    旁边的赵婶攥着布包,里面是她攒了半个月的白面馒头。

    原本是给在外地逃荒的儿子留的,此刻却捏得发潮。

    “昨天我在城墙上瞅见了,有个八路军小同志腿被子弹打穿了。”

    “还爬着往前挪,就为了把炸药包塞到鬼子碉堡里。”

    “那么小的娃,血顺着裤腿往下淌,我这心啊,揪得疼。”

    张大爷往手心里哈了口热气,他左手少了两根手指,是去年给日军修炮楼时被滚落的木头砸断的。

    “你别催,打仗哪有那么容易?”

    “前儿个我还听见西山上的枪声,响了整整一夜。”

    “我跟你说,以前那些汉奸说八路军‘游而不击’,全是放屁!”

    “昨天我看见八路军冲锋,一个个举着枪往前冲。”

    “鬼子的机枪扫过来,倒下一个,后面立马有人顶上。”

    “那股子不怕死的劲儿,我活了五十岁都没见过!”

    “就是就是!”卖杂货的刘二柱凑过来。

    他脸上还留着一道浅疤,是上个月因为没给日军哨兵鞠躬,被扇了两巴掌刮破的。

    “我表哥在晋西北当差,早就跟我说八路军好,不抢老百姓东西,还帮着种地。”

    “前阵子鬼子征粮,把我家最后一袋小米都扛走了。”

    “我娘哭着说要饿死了,我就盼着八路军能来,能让咱们喘口气。”

    “总算给我盼到了。”

    “奶奶,你看!是不是来了?”

    小宝突然扯着王大娘的衣角,小手指着远处。

    众人齐刷刷望过去,只见西城门方向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先是一面红旗露了头,接着是穿着灰布军装的队伍,正迈着稳健的步子往这边来。

    王大娘赶紧把小宝抱起来,手都有些发抖:“是!是八路军!可算来了!”

    “八路军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所有人齐刷刷的目光看了过去。

    只见。

    队伍最前面,两匹骏马缓步前行。

    左边那匹枣红色的战马上,坐着的正是独立纵队司令员江晨。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领口别着一枚红五星。

    脸上还沾着些许硝烟,却难掩眼神里的锐利与温和。

    和蔼和亲。

    江晨左手握着缰绳,右手时不时抬起,向路边的百姓挥手,袖口磨破的地方露出里面的蓝布衬里。

    “乡亲们好!”

    右边那匹黑色骏马上,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他性子烈,此刻却也收着往日的急躁,脸上带着笑意,时不时拍一下马脖子。

    李云龙军装前襟沾着些泥土,是昨天冲锋时摔在战壕里蹭的。

    肩上的步枪斜挎着,枪托上还留着战斗的划痕。

    “快看!骑马的肯定是长官!”

    赵婶激动地拽着张大爷的胳膊:“你说哪个是领头的?”

    “能把鬼子打败,真是太牛了!”

    “我瞅左边那个,看着沉稳,肯定是个有本事的!”

    张大爷眯着眼:“你看他挥手的样子,不拿架子,跟咱们老百姓亲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