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部署推进,出兵东北的各项谋划都已落地。”
“兵力清点完毕,物资筹措基本到位,就连渡江北进的路线都反复勘测了三遍。将士们士气正盛,估计这几天就会正式出兵,直插关东军腹地。”
副总指挥微微颔首,目光里带着几分期许与凝重:“好,布局这么久,终于要动了。接下来,就看江晨的表演了。”
“首长……”一旁的师长忍不住开口,眉头微微蹙起:“不是我泼冷水,关东军可不是软柿子。”
“江晨这一去,带着的独立纵队虽说战斗力不弱,但毕竟是孤军深入,您说他这胜算到底有多大?”
参谋长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标记处轻轻点了点,沉声道:“师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要分析这一战的胜负,得先把双方的底摸透。”
“首先说关东军的优势,那可不是一般的强。”
“第一,兵力雄厚。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在东北经营多年,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下辖多个精锐师团。”
“还有大量的伪军协同作战,兵力是独立纵队的十倍还多。”
“第二,装备精良,他们配备了齐全的重炮、坦克、装甲车,还有空中支援,后勤补给线也早已成型,弹药、粮草充足。”
“第三,地形熟悉且工事坚固。”
“关东军在东北修建了无数碉堡、要塞,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东北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了如指掌,而独立纵队是客场作战,对当地环境还需要适应。”
“第四,战术素养成熟。”
“关东军士兵大多经历过长期战争,实战经验丰富,指挥官也多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精英,战术配合娴熟。”
参谋长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再看我们独立纵队的优势。”
“其一,士气高昂,将士们怀着收复失地、抗击日寇的决心,斗志旺盛,这是任何武器都换不来的。”
“其二,机动灵活,独立纵队以轻装步兵为主,没有重装备的拖累,擅长游击战、运动战,能快速穿插、迂回作战,不像关东军那样受地形和工事限制。”
“其三,民心所向,东北人民深受日寇压迫,对八路军早有期盼,独立纵队进军东北,必然能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获取情报、筹措物资都会相对顺利。”
“其四,江晨的指挥能力,他打仗向来不拘一格,擅长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这也是独立纵队最大的底气之一。”
说到这里,参谋长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但即便如此,咱们这一战的胜算还是太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