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入果党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五、第十战区等序列,或与其他部队混编,东北军作为“独立军事集团”的属性彻底消失。
到1943年时,原东北军官兵已完全融入国民革命军的整体作战体系。
其部署分散在多个抗日战场,主要方向包括。
部分原东北军部队(如第53军)编入第一战区,参与冀中、豫北等地的游击作战和防御任务,对抗日军的“扫荡”。
少数部队隶属于第五战区,在湖北、安徽等地参与正面防御,如随枣会战、鄂西会战的侧翼配合。
部分部队留在第二战区(山西、陕西一带),协助保卫黄河防线,防范日军西渡。
目前,总兵力(含非东北籍兵员)约5-8万人。
此时,张少帅穿着一身半旧的灰布便装,望着湖面。
湖水被山风揉出细碎的波纹,映着天上的流云,像极了小时候在沈阳帅府里见过的镜湖。
可那镜湖旁有父亲亲手种的老槐树,有府里卫士喊他“少帅”时的爽朗声。
眼前这小西湖再静,也没有雪落时的簌簌声,没有远处奉天城里火车站的汽笛,更没有辽河平原上,那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土地。
微风又吹过来,把他额前的头发吹得乱了。
他目光顺着湖面往远处望,山叠着山,一层比一层淡,最后融进灰蒙蒙的天里。
张少帅知道,山的那一头还是山,再远,才是黄河,过了黄河,才能望见山海关的城楼。
可那道关,他已经走了七年,像隔着一道永远跨不过的雾。
突然。
他想起每年这个时候,东北的大豆该熟了,金黄的豆荚在地里炸开,农人们的笑声能传到十里外。
想起沈阳城里的秋菜车,车上堆着成捆的白菜、萝卜,是家家户户腌酸菜的日子。
想起冬天里,东北军的士兵们围着炭火,喊着“打回老家去”的号子。
那时他还站在高台上,攥着拳头说“一定带你们回去”。
现在,他连高台都没有了。
只有这一湖南方的水,映着他一个人的影子。
太阳慢慢沉到山后面,把湖水染成了暖红色。
他还站在那里,背影对着身后的屋舍,身前是望不尽的水和山。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看见他的目光一直望着北方,望着山的尽头,望到千里之外,那片他再也没能回去的黑土地上。
突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跑到了张少帅的跟前:“少帅,刚刚得到消息,八路军要攻打东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