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450章 深海里的眼睛

第450章 深海里的眼睛(2/3)

人拼命。”

    基辛格立刻抓住了他话里的潜台词。

    “你需要什么?”

    “需要能看见东西的‘眼睛’。”

    陈山一字一句地说道。

    “A/SQS-53声呐。”

    “还有,MK46轻型反潜鱼雷。”

    A/SQS-53,那是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才装备的主力舰壳声呐,是整个西方世界最先进的反潜探测系统。

    至于MK46鱼雷,更是北约海军的标准装备。

    把这两样东西给华夏?

    五角大楼的海军将领们会疯的。

    “陈……这不可能。”基辛格的声音变得干涩,“这是我们海军的核心技术,国会不会批准的。”

    “那就让他们看着苏联的潜艇,开到长滩的港口外面去。”

    陈山挂断了电话。

    ……

    一周后,华盛顿。

    五角大楼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里。

    一场秘密听证会正在进行。

    出席的,是国会武装力量委员会的几位核心议员,以及来自海军和国防情报局的高级将领。

    陈山就坐在他们的对面。

    “先生们,我很理解海军的顾虑。”

    陈山看着那位脸色铁青的海军作战部长,语气平静。

    “把你们最先进的声呐卖给华夏,听起来像是一个疯狂的主意。”

    一位来自德州的议员,翘着腿,语气傲慢。

    “陈先生,这不是疯狂,是通敌。”

    陈山笑了笑。

    他没有反驳,只是让梁文辉,在投影仪上,放出了一张巨大的海图。

    海图上,画着十几条触目惊心的红色轨迹线。

    “这是过去三个月,我们搜集到的,苏联核潜艇在西太平洋的活动轨迹。”

    “其中三条,已经越过了所谓的‘安全线’,进入了菲律宾海。”

    海军作战部长霍洛威上将冷哼一声。

    “这些情报我们也有。陈先生,你想用这些东西来吓唬我们吗?”

    “我不是在吓唬你们。”

    陈山走到海图前,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

    他把其中一条轨迹线,继续向东延伸。

    穿过茫茫的太平洋。

    一直画到了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军港外。

    “霍洛威将军,你在害怕技术泄露。”

    陈山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些潜艇,每一次从海参崴出发,都要经过华夏的家门口。”

    “它们带着足以毁灭世界一百次的核弹头,在华夏的渔船下面穿行。”

    “你们希望华夏帮忙看着这些狼。但你们给华夏的,只是一根木棍。”

    陈山把记号笔重重地拍在桌上。

    “先生们,这不是一笔军火交易。”

    “这是一份保险。”

    “你们卖给华夏一套声呐,就等于在西太平洋,部署了几十个,未来甚至是几百个,永不沉没的监听站。”

    “帮华夏看家,就是帮你们守门。”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安静。

    那位德州议员脸上的傲慢,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忌惮。

    陈山的话,像一把刀,精准地插进了冷战时代,所有美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红色十月”的噩梦。

    苏联核潜艇兵临城下的恐惧。

    霍洛威上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是啊。

    一套声呐的技术机密,和整个美国西海岸的安全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这笔账,太好算了。

    三天后。

    福特总统,在他的任期即将结束之前,签署了一份代号为“和平珍珠”的绝密行政令。

    行政令的核心内容,是大幅放宽对华“非杀伤性防御技术”的出口限制。

    清单上,包括大型防空雷达、反潜声呐系统、电子对抗设备……共计六百多个品类。

    消息传回香港。

    梁文辉拿着那份长长的清单。

    “这哪里是‘和平珍珠’,这简直是把五角大楼的家底都搬过来了!”

    陈山看着那份清单,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

    他走到酒柜前,倒了杯酒。

    最后一杯,他端在手里,走到了窗前。

    他对着北方的天空,将杯中的酒,缓缓洒下。

    “这才只是个开始。”

    陈山转过身,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一名秘书探进头来。

    “山哥,法国驻港领事馆的商务参赞来了。”

    “他说,他们带来了‘海豚’直升机的最终方案。”

    “而且,他们还想跟您谈谈,关于‘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