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462章 回家

第462章 回家(2/3)



    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世界顶尖的技术,更是先进的管理经验、严谨的工作流程,和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思维。

    他们是种子。

    撒在这片贫瘠但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即将生根发芽,长成一片足以庇护整个民族的参天大树。

    ……

    深圳,迎宾馆。

    陈山临时下榻的房间里。

    梁文辉端着一杯浓茶,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山哥!”

    “第一批人,已经到了。”

    他将一份名单放在桌上。

    “以原仙童公司华人工程师协会会长,李建国博士为首的第一批回国技术专家团,共计三百一十二人,已于今日下午,搭乘我们的包机,抵达羊城白云机场。”

    王虎凑过来看了一眼那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名字和履历。

    “这帮人……都是之前在英特尔和d干活的?”

    “不止。”梁文辉的眼中闪着光,“还有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甚至贝尔实验室的。”

    “我们在美国公司里的那些‘朋友’,把这份‘支援祖国建设’的名单,送到了每一个心向故土的华人工程师手上。”

    “这是第一批。”

    梁文辉深吸一口气。

    “未来三个月,还会有超过两千名,在半导体、计算机、通讯等各个领域,拥有最顶尖技术的华人工程师,带着他们的家人和经验,陆续回来。”

    王虎看着陈山,咧嘴一笑。

    “山哥,您这一手,真他妈绝了。”

    “釜底抽薪,抽完柴火,连锅都给端回来了。”

    “不光端了锅,连厨子都一起打包了!”

    陈山看着那份长长的名单,目光在一个个名字上停留。

    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是一份份抛弃了优渥生活的决心。

    “安顿好他们。”

    陈山的声音很轻。

    “告诉他们,过去受的委屈,吃的苦。”

    “从今天起,都不会再有了。”

    “国家,记得他们。”

    “家,欢迎他们回来。”

    就在这时,桌上那部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梁文辉接起,听了一句,便将话筒递给了陈山。

    “山哥,基辛格博士。”

    陈山接过电话,走到窗边。

    窗外,是初生的深圳。

    夜幕下,零星的灯火,与远方工地上彻夜不息的焊光,交相辉映。

    “博士。”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一声复杂的,带着些许疲惫的叹息。

    “陈,我看d到了卫星图片。”

    “很壮观。”

    陈山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工地上星星点点的灯火。

    “基辛格博士打这个电话来,就是为了夸奖我的工地建设得不错吗?”陈山淡淡地问。

    基辛格顿了顿。

    “陈,你用我们最信奉的规则,给了我们最沉重的一击。”

    “这不是我的功劳,博士。”陈山淡淡地说,“这是你们的功劳。”

    “美国教会了我,资本没有国界。”

    “它只会流向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也最需要它的地方。”

    基辛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一丝感慨,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我很好奇,陈。”

    “为什么?”

    “以你的手腕和财力,你本可以成为第二个洛克菲勒,第二个摩根。”

    “你可以在纽约,在伦敦,在任何一个地方,建立一个真正不朽的金融帝国。受人敬仰,也受人畏惧。”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最艰难,也最不被理解的路?”

    电话那头,基辛格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政客所特有的,对于纯粹理想主义者的困惑与不解。

    “不过,你最终还是赢了,陈。”

    “你赢过了日本人,也赢过了我们。”

    “我很好奇,陈。”

    “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钱?你赚到的,甚至已经足够你买下某些国家。”

    “为了权力?你在香港,已经是无冕之王。”

    基辛格的声音里,带着一个政治家对一个纯粹生意人,最后的,也是最深的困惑。

    陈山沉默了。

    他看着窗外那片土地。

    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

    现在,这里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生长出钢铁的森林。

    他仿佛能看到,几年后,十几年后,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

    能看到,那些今天归来的工程师,将在这里,点亮华夏科技的第一缕曙光。

    他想起那个老人。

    想起那些在黑暗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