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这笔钱,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无人可以追踪。”
大卫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知道这个计划的疯狂。
“山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的对手,将是日本央行,是整个日本的国家机器。”
“不。”陈山看着世界地图,手指在华盛顿上空,轻轻一点。
“我们不是在跟日本赌。”
“我们是在等美国人……”
“替我们,扣动扳机。”
瑞士,苏黎世。
班霍夫大街,一间毫不起眼的私人银行办公室里。
一个名叫汉斯·穆勒的交易员,接到了来自和记集团瑞士分公司的一个加密指令。
指令很简单:买入一份为期一年,价值一百万美元的,日元兑美元的远期外汇合约。
对于每天经手上百亿资金流动的穆勒来说,这笔交易小得就像太平洋里的一滴水,微不足道。
他甚至没有多想,熟练地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完成了这笔交易。
他不知道,就在他按下回车键的那一刻。
一场针对一个主权国家国运的,人类金融史上最漫长,也最残忍的猎杀,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
同样的指令,通过上百个不同的加密渠道,被发送到了伦敦、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
一个个与和记集团,与陈山,看似毫无关联的影子公司、信托基金、投资顾问,开始像幽灵一样,在庞大的全球金融市场中,悄无声息地吸纳着日元的多头头寸。
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不大。
一百万,五十万,甚至十万美元。
但这些涓滴细流,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将汇聚成一股足以吞噬一切的恐怖洪流。
和记大厦,秘密会议室。
大卫站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来自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数据流。
“山哥,‘深海’计划,已经启动。”
“我们在苏黎世,通过一家名叫‘雪绒花信托’的基金,买入了第一笔头寸。资金已经通过我们在巴拿马和开曼群岛的七家影子公司,进行了隔离清洗,无法追踪。”
“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将以每天分批、分散地建仓。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我们将在不动声色间,建立起一个总价值超过三十亿美元的原始头寸。”
大卫的脸上,混合着兴奋与敬畏。
“再通过最高五十倍的金融杠杆,这笔资金撬动的总规模,将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
“这笔钱,足以买下半个东京。”
王虎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他只听懂了“一千五百亿”和“美金”这两个词,这已经足够让他把嘴里的牙签嚼得粉碎。
他妈的,以前跟人讲数,说自己身家几千万,都觉得牛逼得不行。
现在才知道,在山哥的世界里,亿,只是一个基础计量单位。
“太慢了。”
陈山的声音,打断了大卫的汇报。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还慢?
再快,就会在市场上引起察觉了!
“山哥,这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隐蔽的速度了。”大卫苦笑道,“再快,日本央行那帮人不是傻子,他们会发现异常的。”
“我说的不是建仓速度。”
陈山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海面。
“我说的,是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个即将在几年后,轰然倒塌的红色帝国。
看到了那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看到了那座在烈火中轰然倒塌的纽约双子塔。
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
而他,必须赶在所有巨变发生之前,为这个刚刚走上牌桌的国家,为他身后的十亿同胞,赚够足以掀翻牌桌的筹码。
“大卫,告诉华尔街那帮饿狼。”
陈山转过身,声音沉稳,却带着一股毋庸置疑的命令。
“我再追加五十亿美金的授权。”
“把杠杆,给我拉到一百倍!”
“我要在五年后,看到一个总价值……五千亿美金的盘子。”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五千亿美金!
一百倍杠杆!
大卫感觉喉咙发干,看着陈山,眼神里满是敬畏与恐惧。
“山哥……这……这是在赌上整个和记集团的未来!”
“不。”陈山摇了摇头。
“我是在赌,一个帝国的黄昏。”
……
就在苏黎世那笔微不足道的交易完成的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