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奖惩相济,如弓的张弛
老者取出弓箭给后生看:"这张弓若只拉不松,必定崩断;只松不拉,终究成为废材。自我惩罚制度,应当辅以奖励,如同日月交替,寒暑更迭。《周易》说'奖赏用来鼓励善行,惩罚用来惩戒恶行'。昔日陶侃搬运砖甓,早晨将百块砖搬到室外,傍晚再搬回,说'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过于安逸,恐怕不能承担大事',这虽看似惩罚,实则包含励志之意。如今若有人制定'百日读书计划',可以设立:'连续十日读完,就购买心仪的书籍;一日中断,则抄写十页书。'
西方有'斯金纳箱'实验,证明奖惩机制可以塑造行为,这并非虚言。我家乡有个商人之子,设立'经商日记':'每日记账无误,奖励半斤肉;漏记一日,惩罚抄写《货殖列传》。'一年后,账目清晰,且通晓史记,这就是'奖惩双轮'的效果,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四)制度贵在通变,如川流随势
后生问:"若遇到疾病变故,制度应当固守吗?"
老者指向溪中流水:"你看这水,遇到石头就绕行,碰到深潭就停留,何曾固执一端?制度是工具,并非桎梏。《淮南子》说'如果对民众有利,不必效法古人;如果对事情有帮助,不必遵循旧制'。可以设立'权变条款':'生病时,惩罚可改为'焚香静思半小时';连续十次达标,可兑换'免罚券'一张。'
昔日诸葛亮治理蜀国,挥泪斩杀马谡却厚待其家人,这就是'法外施恩,恩不忘法'。今人制定惩罚,应当学习此道:'因加班耽误读书,则在休息日补读;因丧亲意志消沉,可将惩罚延缓至下月。'西方管理学中的'弹性工作制',与此同理。若拘泥古制不知变通,如同刻舟求剑,反而失去制度的本意。"
第三章·可行的惩罚案例详解
(一)管理时间的惩罚
老者展开纸张写道:"今人最困扰于拖延,可设立此惩罚:'文案逾期,则删除手机娱乐软件一个月,并且为同事准备三天茶水。' 又:'计划未执行,应当用朱砂书写《怠惰状》贴在座位右侧,直至改正为止。' 昔日苏秦'引锥刺股',虽行为激切,其道理可借鉴。西方帕金森定律说'工作会膨胀至填满可用时间',设立惩罚如同'筑堤束水',使时间不被虚耗。"
(二)管理身体的惩罚
"嗜酒者可设立:'醉酒后必须书写《酒诰》一篇,并且禁酒七日。' 暴食者:'过量饮食则吃素三日,同时记录《悔过食单》。' 这并非折磨身体,而是如同《黄帝内经》所言'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西方研究'糖瘾戒断',认为需要'痛苦关联法',与此异曲同工。"
(三)治学求进的惩罚
"读书未完成,应当惩罚'为朋友讲解全书核心要旨,并记录在笔记上'。背书有缺漏,惩罚'用隶书抄写错误处一百遍'。昔日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每有遗忘,必定翻书求证,这虽非惩罚,实则包含自律之法。西方'费曼学习法',正是需要'输出倒逼输入',惩罚讲解也符合此理。"
(四)管理财务的惩罚
"胡乱花费钱财,应当惩罚'将消费金额的一半充入'青云基金',专门用于购书游学。' 嗜赌者可设立:'赌博则将输掉的资金加倍捐赠给义庄,并且立下契约公示。' 这如同《盐铁论》所说'明智者因时而变,聪慧者随事制策',使钱财使用有度。西方'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对钱财有分类认知,惩罚充入基金,正可重塑财商。"
第四章·惩罚的归旨:非为惩戒过失,实为树立诚信
后生感慨道:"听先生所言,才知自我惩罚并非虐待自己,实为成就自己。但敢问惩罚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什么?"
老者起身抚琴,琴音如流水般流淌:"惩罚是舟,诚信是岸。昔日尾生抱柱守信,虽死不渝,这是立信于人;今人自我惩罚,乃是立信于己。《论语》说'人若无信,不知如何立足'。自我惩罚制度,并非为了记录过失,而是为了在心中刻下'诚信之碑'。
曾见士人落榜,立誓'不考中就不娶妻',等到中举便践行约定,这并非固执,而是'诚信'的力量。西方'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需要'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自我惩罚制度,正是让人在'守诺-胜任'中,生发出'我能掌控自我'的勇气。
好比铸造宝剑,淬火时需忍受灼烫,并非为了伤害铁,而是为了炼成精钢。自我惩罚的痛感,如同淬火的火焰,最终使'自我'成为利器。但需记住:宝剑铸成之后,应当收入剑匣,并非时时持剑自伤。至于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的境界,惩罚制度便可隐于无形,这才是自律的化境。"
终章·松风答语
暮色渐浓,老者横琴而歌:"绳墨设立则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