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381章 解决问题要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381章 解决问题要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4/4)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优秀的工程师要学会在数据中找到真正的因果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避免“责任推诿”:别用“外部归因”逃避“内部革新”

    遇到问题时,人们常习惯性地归因于外部环境:“市场不好”“竞争对手太狠”“运气太差”,却不愿审视内部的体系漏洞。这种“外部归因”本质是逃避责任,让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诺基亚在功能机时代衰落时,将原因归咎于“智能手机转型太快”,却不愿承认“内部官僚主义严重、创新决策迟缓”的根源问题,最终错失转型机遇。

    反观三星,在2016年Note7爆炸事件后,没有简单归因于“电池供应商问题”,而是成立跨部门调查组,深挖根源:从电池设计缺陷到质检流程漏洞,从企业文化中的“速度优先”到管理层的决策失误,最终出台《安全管理新政策》,重构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全流程。这种“向内归因”的勇气,让三星在危机后迅速复苏。正如三星前CEO权五铉所言:“外部问题永远存在,解决问题的钥匙永远在内部。”

    (三)拒绝“完美主义”:别因“找不到绝对根源”而停滞

    根源思维强调“找本质”,但不等于“找绝对真理”。世界是复杂的,很多问题的根源是多因素交织的,试图找到“唯一根源”往往会陷入停滞。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主要根源”并采取行动,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拼多多早期面临“假货质疑”时,没有纠结于“假货的绝对根源是供应链还是监管”,而是抓住“低价需求与品质保障的矛盾”这一主要根源,推出“百亿补贴”(君药:确保正品低价)、“农地云拼”(臣药:直连农户减少中间环节)、“假货必赔”(佐药:强化售后保障)等措施,用系统性行动逐步解决问题,而非等待“完美方案”。黄峥曾说:“商业世界没有非黑即白的根源,只有在动态中逼近本质的行动。”

    结语:在根源处种下未来

    从中医的“治未病”到商业的“防未然”,从《道德经》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到现代管理的“系统性预防”,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伴随着对“根源”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不是在问题爆发后力挽狂澜,而是在根源处构建防线,让问题失去滋生的土壤。

    当我们用“望闻问切”的智慧穿透表象,用“君臣佐使”的逻辑搭建体系,用经典智慧校准方向,用避坑指南规避陷阱,我们便拥有了一把打开问题本质的钥匙。这把钥匙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困境,更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确定性——因为任何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它的根源里。

    正如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信中所写:“企业的生命力不在于解决问题的速度,而在于发现根源的深度。”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经营还是社会治理,唯有锚定根源、系统施策,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在问题的土壤上种出未来的繁花。这,便是根源思维给予我们的终极启示。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