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392章 游戏人生,高耗能思维

第392章 游戏人生,高耗能思维(4/6)

    升职加薪会庆祝(角色的成长奖励),但会追问:“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还是被系统推着走的结果?”(玩家的反思);创作获奖会自豪(角色的价值实现),但会提醒自己:“掌声是暂时的,创作的初心才是永恒的主线”(玩家的锚定)。

    - 面对他人:既理解“NPC属性”,又保持真诚连接

    你知道有人执着于“赚钱主线”(被生存焦虑驱动),有人困在“恩怨副本”(被情绪程序控制),但不会因此冷漠:“他们的执念是NPC的局限,但我的善意是玩家的选择”。就像稻盛和夫说的:“我知道商业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但依然选择‘利他’作为我的玩法——因为这能让游戏更有意义。”

    这种状态下的“自然通透”:不刻意,却自带光芒

    当你达到第三层境界,很多困扰自然消失:

    - 不再在乎“面子”:因为知道“他人评价是NPC的程序输出,不影响我的核心价值”;

    - 不再害怕“失败”:因为明白“游戏的乐趣在于尝试,重来是玩家的权利”;

    - 不再纠结“过去”:因为清楚“存档只是历史记录,不能决定未来剧情”;

    - 不再焦虑“未来”:因为相信“只要专注当下操作,未来剧情自然展开”。

    这种通透不是强行压抑,而是自然流露。就像苏轼在《定风波》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懂人生风雨是“剧情起伏”(玩家视角),却依然“何妨吟啸且徐行”(角色投入)。

    商界大佬的“融合之道”案例:在游戏中修行,在修行中游戏

    1. 稻盛和夫:把“经营企业”当“提升心性的游戏副本”

    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却从不把“赚钱”当终极目标。他的玩家思维是:“企业是修行的道场,员工是一起升级的队友,解决难题是磨练心性的关卡。” 他既清醒认知商业的“游戏规则”(利润、竞争),又全心投入“角色使命”(创造价值、成就他人)。这种“在游戏中修行”的状态,让他在多次危机中保持从容:“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这是游戏给我的考验,通过了灵魂就能升级’。”

    2. 蔡志忠:用“玩家的清醒”做“角色的极致投入”

    蔡志忠可以连续42天不出门创作(角色的极致投入),也可以随时放下画笔去研究物理(玩家的清醒切换)。他说:“我做每件事都像在玩游戏,要么不玩,要玩就玩到极致。但我永远知道,游戏是我选的,不是我被选的。” 这种状态让他既能在创作中感受心流,又能在跨界探索中保持好奇,真正做到了“玩着玩着就活成了传奇”。

    3. 俞敏洪:在“游戏崩盘”后重启角色,解锁新剧情

    新东方遭遇“双减”政策冲击时,俞敏洪没有陷入“NPC式绝望”(抱怨政策、否定自我),而是用玩家思维启动“危机应对程序”:“主线任务从‘教培’切换到‘农产品直播’→ 策略是‘利用教师资源转型主播+坚守教育初心(助农也是另一种教育)’→ 把‘退费、裁员’的痛苦关卡转化为‘团队凝聚力升级’的契机”。他曾说:“人生就像登山,这座山爬不了,就换一座山爬,重要的是保持登山的能力和热情。” 这种“崩盘后重启”的韧性,正是第三层境界的核心:接受剧情突变,但永远不放弃玩家的主动权。

    第三层能解决的问题:意义虚无、人际疏离与“过度清醒的冷漠”

    第二层境界的人容易觉得“一切都是假的,努力没意义”,而第三层境界的人会在“假的世界”里创造“真的意义”:

    - 你知道“亲情会有离别”(游戏设定),但依然会认真陪伴(因为“相处的温暖是真实的体验”);

    - 你知道“事业可能失败”(游戏风险),但依然会全力投入(因为“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奖励”);

    - 你知道“他人会有偏见”(NPC程序),但依然会真诚相待(因为“连接是游戏最珍贵的彩蛋”)。

    这种状态下,“通透”不再是刻意为之的“高冷”,而是历经世事后的“温和”:对世界的荒诞保持清醒,对生活的美好保持热忱;对他人的局限保持理解,对自己的初心保持坚守。就像玩一场珍视的游戏,你知道它终有结束的一天,但依然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每一次互动——因为你明白,“游戏的意义,就藏在认真玩的每一刻里”。

    副作用与系统校正:警惕“认知外挂”的风险,在清醒与融入间找平衡

    没有完美的思维工具,“游戏人生”也有必须警惕的“副作用”。就像游戏外挂可能被系统检测、封号,这种思维如果用不好,也会触发现实世界的“校正机制”。提前了解这些风险,才能让“认知外挂”真正为你服务,而不是反噬自身。

    副作用一:“假性通透”——用“游戏视角”逃避真实问题

    症状:

    把“逃避”当“通透”,用“这只是游戏”掩盖对问题的恐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