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401章 撒币游戏

第401章 撒币游戏(2/3)

展了30个下线,全是亲戚朋友,崩盘后「走在路上都怕被人打」。

    - 虚拟货币「挖矿」:用「电钱」换「数字空气」

    有人听说「挖比特币能暴富」,花5万块买矿机,结果每天每天倒贴20块给电站。但他觉得「等币价涨了就赚了」,一直扛着,3年下来亏了10万,矿机最后当废品卖了500块——就像守着一堆「数字垃圾」,以为是黄金。

    五、暴力收割:撒钱是「糖衣炮弹」,收割是「真枪实弹」

    平台撒钱时有多温柔,收割时就有多狠——就像农夫养蛇,冬天把蛇揣怀里暖着,春天蛇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咬农夫一口。他们的收割方式,比「明抢」还难看。

    - P2P爆雷:用「高利息」织「资金池」

    P2P平台承诺「年化15%,保本保息」,吸引大爷大妈存钱,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还老投资者的利息。等新钱不够了,就宣称「系统维护」,然后卷款跑路。2018年P2P爆雷潮,1000多家平台跑路,卷走了老百姓8000亿血汗钱——相当于每个参与的家庭平均损失5万块。

    - 虚拟货币「割韭菜」:庄家「拉盘砸盘」像「遛狗」

    某代币从1元涨到100元,庄家说「目标1000元」,散户疯狂买入;等散户买得差不多了,庄家突然抛售,价格一夜跌到1元——这就像遛狗时突然松绳,狗(价格)疯跑一阵,最后还得回到主人(庄家)身边。某散户借了50万买这个币,崩盘后「连房贷都还不上」,房子被银行收走。

    - 直播带货「刷单返现」:用「小返利」骗「大本金」

    骗子说「在直播间买1000元东西,确认收货返1500元」,你买了之后,他返你500元,说「再买5000元返元」。等你买了5000元,他直接拉黑——这就像钓鱼时先给你一条小鱼,让你觉得「这里鱼多」,等你下大网,他就把你船凿沉。某宝妈被骗6000元,全是孩子的奶粉钱。

    六、典型案例:那些被「撒钱」毁掉的人生

    - 大学生小李:为「200元奖学金」陷入传销

    小李在兼职群看到「参加创业培训,结业奖200元」,去了才发现是传销。对方说「交5000元入会费,拉3人就能退钱还奖1万」,小李想「先交5000,拉3个同学进来就赚了」。结果同学没人信,他为了退钱,又借网贷交了1万「升级会员」,最终负债1.5万,不敢告诉父母,只能逃课去打工还债——就像为了捡芝麻,丢了西瓜,还摔进了粪坑。

    - 退休大爷老王:被「高利息」骗光养老钱

    老王听邻居说「某平台存10万,每月返1000元利息」,想着「比银行高,还能给孙子赚学费」。他把15万养老钱全存进去,前3个月确实收到利息,第4个月平台就跑路了。老王去找邻居理论,邻居说「我也是受害者」——原来邻居拉老王入伙,能拿10%提成,这就是骗子用老王的钱,给邻居发工资,再让邻居骗更多人。

    - 程序员小张:炒币「暴富」后「跳楼」

    小张2021年买比特币赚了50万,觉得「这钱来得太容易」,辞掉工作专职炒币。他加杠杆买了一个新币,赌它能涨10倍,结果币价暴跌,不仅赔光50万,还欠了平台100万。催债电话打到公司(他没告诉家人辞职),妻子才知道他失业还欠了债,提出离婚。小张觉得「没脸活了」,从18楼跳了下去——就像玩蹦极时,绳子被人偷偷剪短了。

    七、为什么你总忍不住「接钱」?因为你掉进了「心理陷阱」

    平台能得逞,靠的不是骗术多高明,而是吃透了人的弱点:

    - 损失厌恶:怕错过比怕上当更可怕

    看到「限时领钱」,你会想「不领白不领,万一真能赚呢」——就像看到地上有100块,明知可能是陷阱,还是忍不住弯腰去捡,结果被绊倒。

    - 从众心理:大家都抢,我不抢就亏了

    直播答题时,看到「10万人在线」,你会觉得「这么多人参加,肯定靠谱」——就像看到排队就想插队,不管前面卖的是包子还是毒药。

    - 锚定效应:先给块糖,再捅一刀不觉得疼

    平台先给你50元红包,再让你花500元买东西,你会觉得「反正赚了50,花500也不亏」——就像先给你一块糖,再给你一巴掌,你居然觉得「还好给了糖」。

    八、怎么避免掉进「撒钱陷阱」?记住这3个「反骗公式」

    - 公式1:凡是「拉人头给钱」的,都是传销

    不管包装成「创业、互助、区块链」,只要让你「拉人入伙得奖励」,就像让你「把朋友推下坑,自己拿赏钱」,千万别干。

    - 公式2:收益率超过6%的,先问自己「凭什么」

    银行贷款利息5%,平台给你10%利息,他赚什么?只能是赚你的本金——就像有人说「我借你100,一年还你110」,但他转身就把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