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亲而誉之(次一等的,百姓亲近称赞他,如父母护佑,常念其好);
其次,畏之(再差些的,百姓畏惧他,如猛虎在侧,常恐其怒);
其次,侮之(最差的,百姓轻慢他,如顽童戏劣,不把他放眼里)。
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统治者诚信不够,百姓就不信任他,如言而无信,人必远之)。
故悠兮其贵言(最好的统治者悠闲少言,不轻易发号施令)。
因功成事遂(事情办成了),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是我们自己如此”——不居功,故功归众)。
此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不强行干预,故众人自发力;不居功称能,故功自长久。
第十八章
因大道废(恒道被背离),故有仁义(才需要提倡仁义,如规矩崩坏,才需立方圆);
因智慧出(智巧盛行),故有大伪(才出现严重虚伪,如利器在手,易生欺诈);
因六亲不和(家人不和睦),故有孝慈(才需要强调孝慈,如关系破裂,才需补裂痕);
因国家昏乱(国家混乱),故有忠臣(才出现忠臣,如大厦将倾,才显栋梁)。
这不是恒道的本然,而是失道后的补救——如病后用药,非健康常态。
故“无为”非不要仁义,而是让仁义自生于恒道(如草木自生于土地),而非刻意标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