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452章 术数

第452章 术数(5/5)

付前,这笔钱可以用来投资——这就是“资金杠杆”:用别人的钱(保费),帮自己赚钱(投资收益)。

    1967年,巴菲特买了国民保险公司,开始用“浮存金”投资。比如用户交100元保费,保险公司可能5年后才赔付,这5年里,巴菲特可以用这100元投资股票、债券,赚了钱归伯克希尔,赔了钱由保险公司承担(只要赔付率可控)。

    到2023年,伯克希尔的浮存金达1500亿美元,巴菲特用这些钱投资了苹果、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公司,每年投资收益达200亿美元——这就是“保险资金杠杆”的力量:用低成本的钱,撬动高收益的投资。巴菲特说:“浮存金是‘免费的午餐’——只要你能管好风险,就能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 ”

    案例4:俞敏洪——“品牌杠杆”:新东方的“名师+品牌”

    俞敏洪的新东方,靠“品牌杠杆”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机构。新东方的核心是“品牌”:用户认“新东方”的牌子,愿意花高价报班;新东方靠品牌吸引“名师”,名师又反过来强化品牌——这就是“品牌杠杆”:用品牌吸引用户和名师,不用自己讲课,就能赚学费。

    1993年,新东方刚成立时,俞敏洪自己讲课,每天讲8小时,嗓子都哑了。后来他发现“品牌比个人更重要”:只要新东方的品牌响,就算他不讲课,用户也会来。于是他开始“打造名师”:给名师高工资、好福利,还帮名师出书、上电视,让名师成为“明星”。

    慢慢的,“新东方=好老师”的认知深入人心,用户愿意花比其他机构高50%的学费报新东方的班。到2023年,新东方的营收达120亿元,有超过10万名员工,俞敏洪不用天天讲课,只需要盯战略——这就是“品牌杠杆”的力量:用品牌吸引资源,放大收益。俞敏洪说:“品牌是‘信任’的杠杆——用户信任你的品牌,就会愿意为你买单,你就能轻松赚钱。 ”

    3. 普通人如何用杠杆?大佬的“杠杆使用法”

    普通人不用一开始就用“保险资金杠杆”“平台杠杆”,从身边的小杠杆开始:

    - 第一步:选“低风险的杠杆” 。优先用“时间杠杆”“技能杠杆”“人脉杠杆”,这些杠杆风险低。比如你是做设计的,用“技能杠杆”——帮别人做设计,用自己的技能(投入),撬动别人的钱(收益);你是做销售的,用“人脉杠杆”——靠朋友介绍客户,用自己的人脉(投入),撬动更多订单(收益)。

    - 第二步:放大“核心优势” 。杠杆要“跟自己的优势结合”。雷军的核心优势是“做产品、建品牌”,所以他用“生态链杠杆”;马云的核心优势是“连接资源”,所以他用“平台杠杆”。普通人也一样:你擅长写作,就用“内容杠杆”(写公众号、短视频);你擅长做饭,就用“口碑杠杆”(靠朋友推荐,做私房菜)。

    - 第三步:控制“风险” 。杠杆越大,风险越高,一定要控制风险。巴菲特用“浮存金”投资,会选“稳定盈利的企业”,不会投高风险的股票;雷军做生态链,会先小范围测试,再大规模合作。普通人用杠杆也一样:你用“人脉杠杆”帮朋友做事,要先确认朋友靠谱;你用“资金杠杆”(借钱创业),要先确认自己能还得起。

    结语:术数不是“大佬专属”,是每个人都能学的“财富思维”

    从段永平的“规律”到巴菲特的“资产”,从雷军的“杠杆”到马云的“平台”,大佬们的“术数”不是“天生的”,而是“学出来、练出来的”。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

    - 规律不是“玄学”,是“重复的因果”,普通人能通过“观察、拆解、验证”找到;

    - 资产不是“大佬的玩具”,是“持续生钱的系统”,普通人能从“技能、人脉、内容”开始建;

    - 杠杆不是“借钱”,是“撬动资源的能力”,普通人能从“时间、技能、人脉”开始用。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的本质,不是“不努力”,而是“升级努力的方式”——从“用身体努力”升级为“用头脑努力”,从“赚一次性的钱”升级为“赚持续的钱”,从“自己干”升级为“靠规律、资产、杠杆干”。

    就像种树人,他不是“不辛苦”,而是把“辛苦”花在了“找规律(选果树)、建资产(种果树)、用杠杆(等时间结果)”上——前期的辛苦,换来了后期的“从容赚钱”。普通人也一样:今天花时间找规律、建资产、用杠杆,明天就能跳出“劳身”的陷阱,实现“不费力而富”。

    最后,用巴菲特的一句话结尾:“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雪(规律)和长长的山坡(资产+杠杆)。 ”愿你能找到自己的“湿雪”,建好自己的“山坡”,让财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