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71章:席卷全球的第二世界“圈地”浪潮

第271章:席卷全球的第二世界“圈地”浪潮(1/3)

    这会儿,之前那几大欧镁超级财团连拍大腿。

    他们开始脑补当时提出的条件,难怪陆安压根就不鸟他们,甚至都不愿见他们。

    现在看来,当时许诺3万亿美元市值的条件。

    这个看似丰厚至极的数字,实际上根本就不够格儿,元界智控的价值绝对不止这个价。

    要是看长远预期,光是这家公司旗下的人形机器人业务,都是10万亿美元起步的价值预估。

    如今脑机终端横空出世,这个业务未来的想象空间一点都不比人形机器人差到哪里去。

    何况,元界智控其它的业务板块,固态晶格电池、五号金属等等,这些业务单独剥离出去都能成为一等一的世界巨头。

    该说不说,资本看元界智控,那是真的馋哭了。

    ……

    却说此刻的开发者大会现场。

    “首先是物理交互的安全边界。”舞台上的陆安手里的小遥控器按动一下换了幻灯片,上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图标和参数。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皮肤、骨骼和神经会保护我们,在元宇宙数字世界,这份保护,核心由三把标尺构成。”

    第一把标尺是力学与痛觉反馈标准。

    标准明确规定了物理反馈的力度上限。例如,模拟“拍肩膀”的力反馈被限定在0.5牛顿/平方厘米以下,产生明确痛感的阈值被定在2牛顿/平方厘米,这需要用户明确授权开启。

    而任何可能模拟出骨折、严重撕裂等伤害的反馈力度被严格禁止。

    然后就是渐进提示系统,任何可能超出安全阈值的交互,例如高速撞击,系统会提前0.5秒提供温和的触觉预警,例如轻微震动,让用户意识有准备时间。

    最后就是紧急中断协议,用户心率、神经兴奋度等生理指标一旦监测到异常,或用户发出紧急意念指令,譬如强烈的“停止”念头,所有感官输入将在0.1秒左右平滑淡出,确保用户安全“返回”。

    陆安再次按动一下小遥控器,看向身后巨幕呈现的新内容。

    “第二把标尺是化学感官量化标准,也就是更为抽象化的味觉与嗅觉,我们无法直接复制化学分子,但我们可以标准化‘感官音符’。”

    现场的一些开发者对这一新的解决方案顿感耳目一新。

    基础味觉谱系将味觉分解为甜、酸、咸、苦、鲜、辣这几个基础维度。

    每个维度设定0-100的强度等级,开发者通过调配这“六味”的强度和组合,来合成复杂的味道。

    例如,“虚拟草莓”的味觉代码可能是[甜:75,酸:25,鲜:5,咸:0,苦:0,辣:0]。

    嗅觉分子库则是建立了一个包含数千种基础气味的“标准嗅觉库”,如“青草”、“海水”、“烘焙咖啡”、“松木”等。

    每种气味有对应的代码和强度等级,开发者通过“混音”的方式,组合出复杂的环境气味。

    其标准严格限制了恶臭、刺激性气味的最高强度和使用场景。

    感官一致性方面,标准要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反馈须一致。打个极端案例,当你在数字世界里看到一坨答辩,闻到的总不能是甜味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护我们的大脑不被信息洪流淹没,也就是第三把标尺,感官负载管理。”陆安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

    首先是带宽分级,将虚拟体验按感官数据流密度分为:G级,即全年龄,低负载;P级,即需引导,中负载;R级,即限制级,高负载,需特定硬件支持和用户资格认证。

    其次是疲劳度监测,系统会实时监测用户的神经活动指标。

    当出现感官疲劳迹象时,会主动降低环境感官信息的细节密度。譬如如减少远处纹理细节、降低环境音复杂度,或提示用户休息。

    最后是纯净模式,所有脑机终端平台的应用必须提供一键开启的“纯净模式”,在此模式下将屏蔽所有非核心的感官反馈。例如不必要的触觉、气味,为感官敏感或需要专注的用户提供清净。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左右,陆安接连公布并阐述了其它几部协议标准范本。

    末了,陆安环视全场,目光如炬地说:“这些标准不是限制各位开发者的创造力枷锁,而是保护每一位用户体验和身心安全的基石,是让这片新世界能够持续、健康繁荣的根本。”

    “元界智控将开放所有标准的底层接口和测试工具。从今天起,任何希望接入或适配脑机终端平台的应用,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合规性认证。”

    他最后说道:“我们正一起书写历史。我们不只是在编写代码,我们是在为人类意识的延伸划定安全的疆域,是在为数字灵魂的栖居建立温暖的法则。让我们共同负责地,构建这个新世界。”

    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过这掌声当中,那些鼓掌的欧镁企业团成员是有些不情愿的,但这由不得他们的个人意志。

    这一刻,没有人再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