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着想着,已经走到了停车场,穆双果然如约将他的越野车送了回来,车身还盖着一层用来遮风挡雨的塑料布。
看到他过来,值守的两名民兵立刻上前,麻利地掀开了塑料布。
底下的越野车被擦拭得异常干净,连轮胎缝隙里的泥渍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大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晴天,我们都会每三天给车子洗一次,保证车辆状态完好。”其中一名民兵恭敬地汇报。
“我们还申请了机械署的学徒身份,每天都会去学习如何对车子进行保养维修。”另一名民兵也连忙补充道。
“哦,你们叫什么名字?”程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微笑着点头追问。
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难掩兴奋之色,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叫冷小七!”
“我是冷小八!”
“你们还是兄弟俩?”程野有些意外。
“对!我们兄弟一共八人!”冷小七连忙解释,“区老安排我们兄弟八个去机械署学习技术,我哥哥们这会儿还在那边没回来呢。”
“八个兄弟一起学机械?”
程野着实愣了一下。
他打开车门放下随身物品,随口考较了几句关于车辆保养的问题。
让他惊喜的是,冷小七和冷小八还真学进去不少东西,虽然技术水平算不上精湛,但换胎、更换基础配件这类基础活计,应该已经能独立完成了。
社区里竟然藏着这样的人才,真是意外之喜!
程野心中大喜过望,他先前离开社区时,只是随口和区老提了一句要培养些机械方面的人手,没想到区老竟真的安排人“潜伏”进机械署学习。
冷家兄弟八人若是都能学有所成,以后在社区周边开一家修理厂完全是绰绰有余!
“很好,很好!”
程野连续重复了两声,简单的两个字却让冷小七和冷小八激动得脸颊通红,身体都微微发颤。
“好好学习,以后一定会有用上你们的一天。”
“大人放心,只要您吩咐一声,我们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愿意。”两人异口同声地保证,眼神里满是坚定。
“有这份心就够了,我很欣慰。”
程野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随后上车发动车辆,驶出了商城。
透过后视镜,他遥遥回望,夜色中的工地依旧灯火通明,轰隆隆的机械声日夜不停,修理地下管路的工人也在连夜赶工,无数光源在黑暗中晃动,勾勒出忙碌的身影。
新加入社区的居民们也没有一个闲着,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力所能及的活计。
整个B7区连带隔壁的B6和B8,到处都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氛围,透着一股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不过也正因为社区发展得如此迅速,他原本设想的、计划一两年后再推出的诸多管理制度,现在看来必须大幅提前了。
“必须尽快出台一套贡献等级制度,把每个人的付出都量化出来。”
程野握着方向盘,心里暗自琢磨,“要是再像现在这样稀里糊涂地管理,等社区人口再多些,必然会爆发难以避免的争端。”
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大多依赖三位区老的口头指派,谁负责重要工作、谁能获得额外补贴,往往只是一句话的事。
可随着人口增加,这种“一言堂”式的管理难免会出现不公。
就比如后续他计划招收五百人进入工厂做工,工厂的报酬定然比现在的零活丰厚得多,到时候谁有资格入选?
这就必须和贡献挂钩,得让那些对社区有实际贡献、对他足够忠诚的人优先获得机会。
再比如刚才遇到的冷家八兄弟,他们有没有贡献?
当然有,但学习机械技术的成本很高,在他们学成之前,社区必须给予扶持。
可放在整个社区的大框架下,他们的贡献值该如何界定?算多算少才合理?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套明确的规则来规范。
而贡献度制度,正是量化这些付出的核心。
提前把规则制定好,明确晋升路径和奖惩标准,既能让所有人都有清晰的奔头,也能让社区的管理更有序、更公平,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好好,原来这才是走理想派路线的真正难度吗,有点意思!”
程野越是细想,脑中关于制度规范的想法就越多,不断冒出来。
而到了这一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其他检查官都如此抗拒和缓冲区居民打交道,不愿走深入基层的平民路线。
实在是管理社区、统筹人员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这和拓荒完全不同,拓荒只要盯着一个目标推进就行,哪怕过程中出些意外,只要最终结果达标就能接受。
可社区发展几乎没有终点,相当于在庇护城内经营一个庞大的聚集地,要是没点真本事、没些管理手段,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