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等人还真不好回答,因为谁也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最后,司马昭答应有机会找石守信询问一下情况如何,便将来这里告状的人都打发走了。
待天色将晚,已经无人再来的时候,司马昭这才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石守信啊石守信,孤真是没看错你。”
司马昭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躯,自言自语了一句。
今日,司马昭就感受到了那些平日里虚伪至极,又喜欢偷吃的朝中大员们,卑躬屈膝的在跪求他。
那种拿捏权贵,让他们求而不得,苦苦哀求的事情,真是令人欲罢不能啊!
此前,司马昭为了让这些人支持自己登基称帝,放出了不少好处。
然而,他得到的却是类似于“你给我封个大官我就考虑考虑”之类的傲慢态度。
司马昭为了改朝换代的大业隐忍不发作,整个人都要憋坏了。
现在可好,不过一天,就有人来跪求了,怎一个爽字了得。
“马上,你们就要称呼孤为陛下!
孤也不再称孤,而要称朕!”
司马昭双手握拳,只觉得一股股血气上涌,整个人都兴奋得颤抖。
……
抓了一天的“肥羊”,无论是带队的石守信和劭悌,还是负责打杂的司隶台兵卒,一个个都累得够呛。
在把这些“肥羊”送到名为金谷园,实为农庄的洛阳东郊某地后,石守信便带队返回司隶台,让众人都回去休息。
他本人则是在司马家死士的护送下,独自前往晋王府,拜见司马昭,顺便汇报今日的成果。
虽然司马昭并未通知他来晋王府,但石守信知道,一定有人在司马昭这里告状,这些人里头,甚至还会有王元姬。
司马昭是个耳根很软的人,所以必须早请示晚汇报,让这位明白“大事”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他才不会半途就打退堂鼓。
果不其然,石守信刚刚向晋王府门前值守的卫兵报出名号,就立刻被人引到了书房。事实上石守信他们忙到比较晚,甚至过了晚饭时间,司马昭已经等得有些焦急了。
“殿下,这是今日抓捕的名单,人已经在金谷园内的屋舍居住。他们可以自由的活动,甚至逃跑也无所谓。”
石守信走上前来,从袖口里面摸出一张纸,放在司马昭的桌案上。
不过他说的这话倒是有些奇怪,司马昭一脸疑惑问道:“逃跑也无所谓,这个从何说起?”
“逃跑就是畏罪潜逃嘛,传出去是什么名声就不必多说了。
下官将这个告知了他们,这些人都非常老实,没有任何人想跑。”
石守信施施然说道,语气不急不缓。
司马昭微微点头,已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今日的这些肥羊,他们也都知道无风不起浪,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值得被司隶校尉关注的大事!
不是说他们就是一等一的好人,而是他们做过的破烂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不值一提。
不跑的话,事情总会有一个说法,被无罪释放是大概率事件。毕竟,他们的后台会出来运作的。
倘若跑了,即便是没事也变成有事了!
如果没事,那你为什么要跑?
既然畏罪潜逃,你怎么证明你没事?
大家都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石守信是什么意思了。
“说吧,你为什么要抓这些人。”
司马昭微笑问道,显然是心情比较好。
“殿下,首先,要抓的人不能是朝廷的高官,如果抓了他们,很容易引起政局不稳。
所以下官今日抓住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官职在身的。少数有爵位的,也没什么实权。”
石守信耐心解释道,脸上看不到一丝得意与骄横。
“做得不错。”
司马昭站起身拿来一壶酒,给石守信倒了一杯,示意他继续说。很明显,石守信办事的谨慎与合理,让司马昭觉得自己没有找错人。
“其次,他们的亲眷里头,必须要有够分量的人物,比如身份很高,比如说手握大权。
如贾混兄长是贾充,郭豫的堂兄弟都是高官,王浚之父王沈是江北都督等等。
如果没有这样的亲眷家属,那就没有抓捕的价值,抓到以后也无人来替他们走关系。抓人只是手段,给殿下办大事才是目的。”
石守信告诉了司马昭,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肥羊”,那必须是家里有后台的!没后台的,他根本不会碰,不会无端扩大打击面!
“嗯,孤明白了,那接下来你想怎么办?
总不能说,把人一直关押着吧,杀又不能真的杀。”
司马昭面露愁容,看向石守信询问道。
“殿下,万事开头难,现在开了头,后面就好说了。”
石守信凑过来,对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