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53章跨越53

第653章跨越53(2/2)

油和沥青。

    一座代号“红星炼油厂”的小型设施在荒原上秘密建成。

    大兴煤矿,经过彻底整顿,生产效率飙升。

    年产量从51年的50万吨,猛增至52年的85万吨,预计53年将突破120万吨。

    不仅满足了省内急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更通过香港渠道,出口优质无烟煤3万吨,换回了汉东省第一批自主赚取、宝贵的85亿元外汇。

    “汉东第一机械厂”,在郑春秋主持下,已能小批量生产改良型钻头、耐腐蚀水泵和适用于盐碱地的“阜宁-52式”重型步犁。

    其产品标准,正是陈朝阳强力推行的“汉标”雏形。

    “汉东日用化工厂”正式投产,利用石油副产品,生产肥皂、甘油。

    其汉东牌肥皂去污力强,价格实惠,迅速风靡全省,并开始向周边省份辐射。

    在这一年半里,汉东省新建、扩建百人以上规模的厂矿27家,涵盖小型钢铁、水泥、砖瓦、农具、食品加工等领域,初步形成了围绕能源和基础材料的内循环工业骨架。

    1951年,汉东省全省工业总产值约为4500亿元。

    至1952年底,这一数字跃升7200亿元,增长率接近60%。

    预计到1953年中,在石油、煤炭、机械制造和轻工的共同拉动下,全省工业年产值将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元大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