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59章亲自接见

第659章亲自接见(1/2)

    2.目前,位于江都的实验性化工厂已具备小规模量产能力,日产塑料薄膜约五百公斤。

    随着工艺流程进一步优化和设备调试完成,预计至明年春季,日产量可提升至一吨以上,为大规模农业应用提供物质保障。

    二、苏北桃源县冬季塑料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本着“科学试验、典型引路、逐步推广”的原则,我省选择在苏北桃源县(原洪泽湖周边盐碱地治理核心实验区)建立了首个省级冬季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1.基地概况:该基地充分利用洪泽湖水资源及经过疏浚排盐、土壤改良后的土地,

    首期规划建设标准塑料大棚五十座,占地约一百亩。

    目前大棚骨架搭建与薄膜覆盖工作已全部完成。

    2.基地内已统一种植耐寒、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品种,包括菠菜、小白菜、蒜苗及实验性种植的西红柿、黄瓜等。

    目前各类蔬菜长势良好,绿意盎然,与棚外萧瑟的冬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3.预计本冬季可为首府京州市及周边城镇提供新鲜蔬菜超过五万斤,将有效缓解冬季蔬菜供应紧张局面,平抑菜价,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关于示范效应,基地已成为展示农业新技术、新材料的窗口,周边市县已组织多批农业干部和农民代表前来参观学习,反响热烈。

    经济价值,初步估算,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约为传统冬闲土地收入的十倍以上,为合作社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三、关于存在困难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塑料薄膜初期产能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全省范围内快速增长的推广需求。

    同时,大棚种植技术对于传统农民而言较为陌生,需要配套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

    1.于工业方面,集中力量扩大“丰收膜”产能,争取在五四年上半年实现完全自给,并逐步降低成本。

    2.在农业方面,以桃源基地为样板,在苏北各治碱成功区域,选择条件成熟的合作社,稳步扩大推广范围。

    由农业厅牵头,组建“大棚种植技术指导队”,深入田间地头,培训农民掌握相关技术。

    将塑料大棚种植纳入明年全省农业合作社重点扶持项目,在贷款、种子、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塑料薄膜的成功量产与大棚蔬菜的示范推广,是我省贯彻落实“工农结合”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

    也是江都石油资源价值延伸、惠及民生的重要里程碑。

    此举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民生价值,更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业厅的部署,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力争早日将这一利国利民的成果惠及全省更多地区。

    以上报告,请审阅。

    汉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江都基地

    (报告人:周慕白核稿:郑春秋)

    看完报告,陈朝阳直接批示:各位同志辛苦,成效显著,值得肯定。

    请即着手第二车间筹备,原料问题,我协调解决。

    要注意总结桃源经验,为全省推广做好准备。

    字落,他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心,正准备思考下一步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李赤水拿着一份文件,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神色。

    “书记,刚接到工业厅企业改造处王处长的电话,他们那边遇到了一个有点特殊的情况。”李赤水将文件放在桌上,低声汇报。

    “哦?什么事能让简明同志觉得特殊?”陈朝阳头也未抬,随口问道。

    “是大华纺织厂的沈怀仁,沈老先生。”李赤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他直接去了企业改造处,带着厂子全部的家当——账本、地契、平面图,说是……要把他经营了三十年的大华纺织厂,无偿捐献给国家。”

    陈朝阳正要拿笔的手顿住了,倏然抬起头,目光看向李赤水:“捐献?你确定?”

    “千真万确。王处长在电话里说,沈老先生态度非常坚决,情绪也有些激动,说这是他对国家的一点心意,

    只求组织能妥善安置厂里的老员工,让机器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王简明同志不敢怠慢,也知道没有这个先例和政策,所以立刻上报了。”

    陈朝阳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沈怀仁……这个名字他有印象,是汉东民族工商业者中有名的开明绅士,口碑很好。

    在这个公私合营刚刚推开,许多资本家还在观望、抵触甚至暗中转移资产的敏感时刻,沈怀仁此举,无异于投下了一颗分量不轻的石子。

    这不是简单的配合,这是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信任。

    他沉吟片刻,果断地对李赤水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