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 第271章 京城钦差将至,汉东暗流涌动,小人暗中作祟!

第271章 京城钦差将至,汉东暗流涌动,小人暗中作祟!(1/2)

    就在祁同伟重塑绿藤,搅动汉东风云之际,一道来自权力之巅的目光,终于正式聚焦于此。

    一张薄薄的传真纸,从京城中枢办公厅的专用线路,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汉东省委办公厅。

    传真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

    【中枢办公厅将派出高级别考察团,赴汉东省绿藤市,就“绿藤新经济与法治示范区”建设经验,进行专题调研。】

    消息一出,整个汉东省委大院,再次剧烈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这已经不是一次普通的视察。

    这意味着,“绿藤模式”的成功,已经进入了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这更意味着,一旦调研结果为正面,这套模式,极有可能被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届时,始作俑者祁同伟,以及力排众议支持他的省委书记赵华民,将获得何等巨大的政治声望?

    无法想象!

    赵华民的办公室里,气氛热烈如火。

    他亲自给祁同伟打去电话,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同伟!好样的!你这次,是给整个汉东省,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京城来人,规格极高!你那边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差错!”

    祁同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

    “书记,请放心。绿藤,随时欢迎任何形式的检验。”

    然而,有人欢喜,就必然有人愁。

    省委组织部长,钱天立的办公室内,气氛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名贵的紫砂茶壶里,上好的大红袍已经彻底凉透,但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一位心腹,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正坐立不安,脸上写满了焦虑。

    “部长,这……这可怎么办?”

    “要是真让祁同伟的那个‘绿藤模式’成了全国典型,那他岂不是要一步登天了?”

    “到时候,有赵书记的支持,又有这份天大的功劳在身,他在汉东省,怕是真的要横着走了!”

    “我们……我们以后,更没有出头之日了!”

    钱天立端起冰冷的茶杯,猛地摔在地上。

    “啪!”

    茶杯四分五裂。

    他眼神阴鸷,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全国典型?哼,他以为那么容易!”

    钱天立冷笑一声,脸上的肌肉因为嫉妒而微微扭曲。

    “他那一套,说白了,就是用钱砸出来的!没有他背后那个神秘的祁家,没有那个叫秦若兰的女人动辄砸下几百上千亿,他能搞出什么‘绿藤速度’?”

    “这种模式,根本不具备任何普适性!哪个省,哪个市,能有这种财力去复制?”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考察团里,不全是唱赞歌的。里面有的是火眼金睛的经济老专家,有的是一辈子搞政策研究的老干部!”

    “他们会看不出这一点?会看不出这‘绿藤模式’背后,资本的霸道和技术监控的巨大隐患?”

    心腹的眼睛亮了。

    “部长的意思是……”

    “光我们看出来没用,得让京城的人,也‘看’出来!”

    钱天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开始一个一个地拨号。

    电话那头,都是他在京城经营多年的老关系,老同学。

    有在国家级智库工作的著名学者,也有在关键部委担任不大不小职务的官员。

    这些人,大多思想偏向保守,对这种激进的、带有浓厚资本色彩的改革模式,天然抱有警惕。

    “老同学啊,最近汉东出了个‘绿藤模式’,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是啊是啊,表面上看,数据非常亮眼。但是啊,我身在其中,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资本的力量太可怕了,简直是予取予求,地方政府完全成了附庸。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还有那个‘数字政府’,听着好听,实际上就是技术极权!把我们所有干部都当贼一样防着,哪还有心思干工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一时间,京城里,一股针对“绿藤模式”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

    在考察团正式出发前,关于它的争议,已经在一部分特定的圈子里,悄然发酵。

    有人盛赞其雷霆万钧的高效。

    就有人开始质疑其“资本干政”的危险倾向,以及“技术极权”对个人**和政治生态的潜在破坏。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对于这一切,身在绿藤的祁同伟,在考察团抵达的前两天,只做了一件事。

    他召集了“数字政府”系统的技术负责人。

    “将我们系统的所有后台数据接口,向考察团无条件开放。”

    技术负责人大惊失色。

    “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